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_课件内容摘要:
7年 7月 8日 《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 材料三: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以横受日本之侵略 …… 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 《 申报 》 发表国民政府 《 自卫抗战声明书 》 ( 1937年 8月 14日)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迎战而不求战。 如果战端一开, …… 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 蒋介石庐山谈话( 1937年 7月 17日) 二、共赴国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 5)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揭开 „„ 序幕 ( 6)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 《 自卫抗战声明 》 ( 8) 1937年 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正式建立 ( 2)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一致抗日 ( 3) 1935年 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 „„ 的 方针 ( 4) 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号召驱逐日寇 ( 7)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问题探究 6: 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分别进行了那些斗争。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7年 8月 —— 11月,上海失守 1937年 9月 —— 11月,日占太原 1937年 12月 —— 1938年 5月,徐州失守 1938年 10月,广州、武汉失守 (意义: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 中共取得 平型关大捷 —— 首次胜利 国民党取得 台儿庄战役 胜利 —— 最大胜利 枣宜会战 (张自忠牺牲, 1940年)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937年 8月,洛川会议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开展游击战争,建立 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 9月建立 陕甘宁边区政府 ——中共 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扫荡”、 反“清乡”、反“蚕食”斗争 少数民族抗日武装 :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1940年下半年 百团大战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 武汉会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平型关) 徐州会战 (台儿庄) 中共敌后战场 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民族抗战 百团大战 国外战场: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全面抗战路线 会战 结果: 丧师失地 中流砥柱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 如何看待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①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 全面抗战路线。 ②武装力量: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 ③战场范围: 国统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④作战方式: 大兵团会战,进行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 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⑤战略地位: 在初期起主导作用; 在相持阶段上升为主战场。 2. 联系: 互相依存,互相配合 两者根本区别 : 是否依靠和发动民众。 形成区别的根本原因 : 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 第三幕 东瀛日落 问题探究 7: 在抗日反攻阶段,有哪些因素促使日本快速走向了失败。 ( 1) 中共七大 ( 194延安) 内容:①制定党的任务:新民主主义国家。历史:伟大的抗日战争_课件
相关推荐
00个和 100万个 D. 250个和 100万个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4个精细胞 4个精子 初级卵母细胞 1个次级卵母细胞 1个极体 1个卵细胞 3个极体 染色体复制 ( DNA复制、蛋白质复制) 同源染色体联会 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染色体数目减半 类似有丝分裂过程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时间、地点: 经过 : 标志: 二十九路军的顽强抵抗: 平津保卫战: 国共合作 ——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复习建议 2:对比两次事变后国民政府的不同政策。 复习建议 3:列表归纳对比国共的两次合作。 Copyright 20202020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南京大屠杀 八一三事变: 上海、南京的相继沦陷: 国民政府的迁都: 南京大屠杀 : ( 1)时间: ( 2)屠杀对象:
一片孤城万仞山。 玉门关故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 80公里的戈壁滩上。 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 它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 现存城垣完整,呈方形,东西长 24米,南北宽,残垣高 ,全为黄胶土筑成,面积 66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必经之路。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族: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
1、第七章恒定电流学案 32 电阻定律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一、概念规律题组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只要电荷运动就形成电流B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流有方向,它是一个矢量D任何物体,只要其两端电势差不为零,就有电流存在E根据 Iq/t ,可知 I 与 q 成正比2(2010广东实验中学模块考试) 有一横截面积为 S 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 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