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2)内容摘要: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通过割拼的方法将没有学过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求面积) 二、 练习与应用 指导完成第 1题。 让学生先说说想法,教师指出用计算的方法都可以。 师:观察这四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点。 (高相等)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哪个面积大。 为什么。 (等底等高)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比呢。 (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 (等底等高) 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呢。 得出 s长 =s平 s三 =s梯 指导完成第 2题 .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讲评 . 指导完成第 3题 . 师问 :要求 10面小旗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首先要求出什么 ? 怎样列式 ? 12?SPAN20?SPAN2?SPAN10 让学生说说每步的意思 . 指导完成第 4题 . 师问 :画一个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就能和长方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或底和高的乘 积是 15)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底与高的乘积应该是怎样的 ?(30) 底和高可以是多少呢 ?(5?SPAN6或 10?SPAN3) 梯形上下底的和与高的乘积也应该是多少呢 ?(30) 学生独立画出 ,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 ,师生交流 . 三、 课堂总结 本节课对多边形的面积推导公式进行了整理 ,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 ,使我们能熟练地进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 第三单元 认识小数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的 28~ 30 页的例 例 2 及相应的“ 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第 1~第 5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 1 的情境图, 提问:你认识图中的哪个小数。 元是几角钱。 学生交流后,追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小数的知识。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小数,从今天起我们要继续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小数的意义和写法。 二、师生探究: 学习例 1 ( 1)出示例 1 提出的“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的要求,问:你还回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 1 个信封和 1 本练习簿的价钱吗。 ( 2)学生交流后,师讲解: 和 的读法,说明它们都是小数。 组织学生把 和 读给同桌听,并在本子上写一写读法。 ( 3)提问: 1 元等于多少分。 1 分是 1元的几分之几。 元是 1 元的几分之几。 0. 48 元呢。 让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学“试一试” ( 1)出示“试一试”。 请西红柿拿出自己手中 的直尺,找到 1 厘米的刻度,说说 1 厘米是1 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再说说用小数怎样表示。 ( 2)提问:我们已经知道 1 厘米可以用 1/100 米或 米来表示,那么 4 厘米、 9 厘米分别又是几分之几米。 用小数应该怎样表示呢。 让学生先试一试,再和同桌交流。 ( 3)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小数。 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请举例说明。 指导完成“练一练” /1 教学例 2 ( 1)出示例 2 中的三个正方形图。 问:如果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整数“ 1”,那么,左起第 3 两个正方形中的涂色部分可以怎样表示呢。 ( 2)学 生交流后,在书上填一填。 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要求:先在每个正方形里涂上颜色,分别表示 9/ 7/100 和 52/100,再把它们写成小数。 反馈后,出示: 里面有几个。 , 里面有几个 吗。 呢。 小小组内互相说说。 全班交流。 引导抽象概括。 比较上面每组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和同学互相交流。 *小结并讲解:提高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分母是 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一 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含有几个数位,这个小数就是几位小数。 如: 是一位小数, 和 是两位小数。 启发类推: 1/1000 写成小数是多少。 29/1000 呢。 想一想:还有没有为数更多的小数。 完成“练一练” /2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想的。 三、练习(练习五 /1—— 5) 第 1 题:在书上涂色表示,再说说是怎样涂、怎样想的。 第 2 题:在小组内读一读,再指名读一读,并要求说出每个数各表示几分之几。 第 3 题:在本子上写一写,再指名板演,并要求说出每个数各是几位小数。 第 4 题:独立完成,再说出每个数各 表示几个十分之一或多少个百分之一、多少个千分之一。 第 5 题: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再根据统计图口答。 四、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30~ 31的例 3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第 6~ 10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认识小数的组成。 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探索 1 和 这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并进而探索小数部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明确小数的数位顺序。 教具准备: 小黑板、每个学生做 5 张数字卡片( 0、 0、 2 和小数点)、课前让学生按练习五 /8 的要求填在书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写出下面的小数,并说出各是几位小数 四点三 九点五七 零点零八 三点零二零 六点零四 读出下面的小数,并说出各表示几分之几 从右边起按顺序说说整数的数位。 并说说每一位的计数单位,再说说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相机板书)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并会读会写这些小数,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有关小数的知识。 二、师生探究,学习例 3 你能举例说说 1 和 的关系吗。 如果有困难,师可以启发: ( 1)多少个 米是 1 米。 多少个 元是 1 元。 ( 2)出示一个平均分成 10 份的正方形,问:从图中你能看出 1 和 的关系吗。 * 明确: 10 个 是 1, 1 里面有 10 个。 你知道 和 有什么关系吗。 和 呢。 同桌互相举例说说。 全班交流。 小结: 、 、 ,而且它们分别是小数不同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那么,小数有哪些数位,它们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主阅读 P31 上半部分的说明,并按要求把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 集体校对,师在黑板上板书完整。 按顺序再读读数位顺序表中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名称及计数单位,说说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 再次说明: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 是几位,就是几位小数。 出示 和。 ( 1)说说这两个小数各个数位的名称及计数单位。 ( 2)比较这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说明:小数的整数部分可以是 0,也可以不是 0。 ( 3)同桌说说: 是由( )个一、( )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完成 P31/练一练 第 1 题: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说说每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各是多少,合起来又是多少。 第 2 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反思:完成练习五 /6—— 10 练习五 /6 独立完成,集体 校对,说说怎么想的。 练习五 /7 ( 1)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并读一读图下面的文字。 ( 2)师简单介绍发射“神州”五号飞船及刘翔获得“ 110 米栏”金牌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3)写出相应的数。 说明:“十二秒九一”就是“十二点九一秒” 练习五 /8 组织学生将课前了解到的进行交流。 练习五 /9 让学生看清要求后想想每个小数在哪两个数之间,再分别在直线上标出来。 学生试标 、 、 后说说是怎么想的。 重点指导 和 怎么标,可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练习五 /10 学生看清要求后,分小组开展活动。 要求:边想边摆,摆好后读一读。 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摆法。 鼓励学生摆出符合要求的不同的小数。 全班交流。 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34~ 35页的例 例 5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的第 1~ 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知道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你能用含有小数的一句话,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情吗 ? 出示情境图,提问: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或想提出什么问题 ? 二、师生探究 . 1.教学例 4。 谈话:刚才有同学说,这两样文具的单价实际上是相等的,你们同意吗 ?那也就是说,可以用等号把 0. 30连接起来 (板书: =),是这样吗 ? 启发:你能 解释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分别从钱数的多少和每个小数所含计数单位的个数进行解释。 2.教学例 4后的“试一试”。 ( 1) 出示一把有刻度的学生用直尺,提问:你能在直尺上分别找到 100毫米、 10厘米、 1分米的位置吗 ?知道它们分别是几分之几米吗 ?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 ? ( 2)学生解决上述问题后, 追问:你能比较 、 、 ?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 ( 3)引导学生进一步 分析: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说明 == ? 3.总结和归纳。 谈话: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你有什么发现 ?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同学说 — 说。 ( 1)如果学生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可以先引导他们观察第一个等式: 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 ?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你发现了什么 ? ( 2)再引导他们观察第二个等式: 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 ?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你发现了什么 ? ( 3)然后再让他们反过来从右往左看,说说有什么发现。 ( 4)最后要求他们把这两方面的发现概括成一句话。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 4.教学例 5。 出示例 5,提问:小强买了四种食品,这些食品的价钱中,哪些“ 0”可以去掉 ?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组织交流反馈。 * 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 0”,把小数化简。 5.教学例 5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提问:你能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吗 ? 学生完成后,组织反馈。 重点指导把 10 改写 成三位小数的方法。 6.练习。 (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 1题。 学生练习后,结合交流让学生再说一说每组的两个小数是否相等。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 2题。 学生独立练习,交流后提问:两道题中的数,为什么第①题中 0. 6 和 0. 60 是相等的,而第②题中 0. 6,和 0. 06是不相等的 ?你能用其他方法再解释一下吗 ?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六的第 1题。 ,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指名口答,并适当追问为什么。 2.完成练习六的第 2题。 学生练习后,提问:为什么不能把 0. 018和 0. 180连起来 ? 3.完成练习六的第 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口答。 4.完成练习六的第 4题。 学生练习后,重点讨论“ 80是怎样改写成三位小数的 ?” 5.完成练习六的第 5题。 学生练习后,讲解:用“元”作单位表示人民币的数量时,因为“元”后面还有“角”和“分”,所以通常要用两位小数表示。 四、看书质疑 谈话:读一读课本。五年级数学(2)
相关推荐
体会课文按顺序描写、条理清楚的 表达特点。 画出文中感叹句,体会表达了作者和建设者们怎样的情感。 青藏铁路在西部大开发、造福西藏地区中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说说你搜集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和组内同学分享。 展示交流 小展 大展
出现怎样的情况,我发现商( )如果是钱一般情况下只记数到(元、角、分)也就是小数部分只有( )位小数,那么 247。 12=( ) 247。 12≈( ) 我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 1)先看要求 保留几位小数 ( 2)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应该看第( )位小数 第二位大于等于 5 的就( )小于 5的就( ) 那么保留一位、
分米, 分米,再将平方分米改写成平方米,得。 也可以将 转化成 12, 转化成 8,算出 12 8的积后再 ,就得到 =。 完成教材第 4页做一做。 ﹡ 小数乘一个数的计算方法是:。 任务: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阅读教材第五页,看不明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此套题为 ,请按住 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 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估检测(七)第七章(60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6分,共 7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是两个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 0列判断正确的是()和 转移到 02011海南高考)关于静电场
纸屑。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实验课的安全:在上实验课前要听老师讲解注意;在做实验时要按要求来做。 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并按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危险。 每位同学还要注意心理安全: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猜疑、让家长来学校为你撑腰,以免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同学之间要互相体谅、理解,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 五、校外安全:
每米的平均质量约是 740千克 , 这艘宇宙飞船总质量是多少千克 ? ( 6分) 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 ,每小时行驶 18千米,家离学校有多远。 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 5千米,用。 ( 7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一、口算。 (另卷 共 6分) 二、填空题。 (第 7题 4分,其余每空 ,共 13分) 求 4个 ,加法算式是 ( ),乘法算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