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与名师对话》高三课标版物理 课时作业3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 三)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 ()A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B用科学实验进行探究的方法C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的方法D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解析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通过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包括数学)推理得出推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最后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也是如此,故正确选项为 D.答案 个小石块从空中 a 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 b 点和 c 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 b 点时的速度为 v,经 2、过 c 点时的速度为 3v.则 与 位移之比为 ()A13 B15C1 8 D19解析经过 ,经过 ,所3v22g以 9,故选 D.答案 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 5 倍,甲从 H 高处自由下落,同时乙从2H 高处自由下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高度 H 远大于 10 m)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的大B下落 1 s 末,它们的速度相等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各自下落 1 m,它们的速度相等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解析甲、乙两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相同,由于同时释放,由 v知,相同时刻有相同的速度;由 ,下落相同位移时速率也相同答案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 3、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 右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 A 点的距离约为 ()11000A6.5 m B10 0 m D45 m解析度为 Lm,小石子从 用时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经过 v20 m/s,小石子从静止开始下落到该处的高度为 h,则得 h20 m,由于 小石子出发点离 0 m.答案 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前 3 s 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 x1x 2x 3149 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 2 s 内 4、的位移之比是 135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 2 s 末的速度之比是 123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上初速度 ,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满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故 A、 C、D 均正确,对 B 项,平抛运动也满足,故 B 选项错误答案 一个苹果从楼上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苹果在空中依次经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 1、2、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通过第 1 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长B苹果通过第 2 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大C苹果通过第 3 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长D苹果通过第 3 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大解析苹果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逐 5、渐增大,所以苹果通过第 1 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小,通过第 3 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大,通过第 3 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短,通过第 1 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长,A、D 对答案 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 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 10 m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 ()A10 m B20 mC30 m D50 m解析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位移大小为 10 m 的位置有两处,如右图所示,一处在 一处在 移为 10 m 处又有上升和下降两种过程上升通过时,物体的路程 于位移 L1x 110 m;下落通过时,路程 Hx 1220 6、m10 m30 m;在 过的路程 2Hx 2220 m10 m 50 m.答案 究人员为检验某一产品的抗撞击能力,乘坐热气球并携带该产品竖直升空,当热气球以 10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研究人员从热气球上将产品自由释放,测得经 11 s 产品撞击到地面不计产品所受的空气阻力,求产品的释放位置距地面的高度(g 取 10 m/解析解法一:全过程法将产品的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草图如右图所示规定向上为正方向,则 0 m/s,ag10 m/s 2根据 Hv 0t 得 H495 :分阶段法仍然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草图如右图所示将产品的运动过程分为 AB 和 BC D 两段来处 7、理AB 为竖直上抛运动,BCB 段,根据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可知1 或 )5 AB 1 s1 s10 500 h BDh 95 m.答案 495 2012山东潍坊市抽测)“蹦床”是奥运体操的一种竞技项目,比赛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压力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F)时间( t)图象,如下图为某一运动员比赛时计算机作出的 Ft 图象,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该运动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裁判打分时可以把该运动员的运动看成质点的运动B1 s 末该运动员的运动速度最大C1 s 末到 2 s 末,该运动员在做减速运动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3 s 8、 末该运动员运动到最高点解析运动员的外形和动作影响裁判打分,不能把该运动员的运动看成质点的运动,则 A 错误;1 s 末对弹性网的压力最大,运动员在最低点,速度为 0,1 s 未到 2 s 末,运动员在做加速运动,2 s 未到 3 s 末,运动员做竖直上抛运动,3 s 末运动员运动到最高点,则 D 正确答案 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 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A BC0.3 t D析将物体的上升过程分成位移相等的两段,设下面一 9、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面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据逆向思维可得:t 2( 1),2又知,物体撞击挡板后以原速度大小弹回(撞击所需时间不计),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 t2t 1且 t1t 2 ,由以上几式可得:t ( 1) t/ 正 2确答案为 C.答案 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 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 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 ,它是将测 g 归于测长度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 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 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 的 P 点,小球离开 P 点到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 10、间为 得 2 和 H,可求得 g 等于 ()A. 2 解析小球从 g( )2,小球从 22上升的高度为 g( )2,所以有 H g( )2 g( )2,由此得 g 12 12 2 案 高为 h 处,小球 A 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与此同时,在 A 的正下方地面上以初速度 直向上抛出另一小球 B,求 A、B 在空中相遇的时间与地点,并讨论 A、B 相遇的条件(不计空气阻力作用,重力加速度为 g)解析设相遇时间为 t,相遇点离地面高度为 y,则两球相遇必在同一位置,具有相同的 v 0t h t 2 y h h g h(1 ),即为相遇点离12 12论:若 A、B 能在空中相遇,则 y0,即 h(1 ) 0,即 为 A、B 在空中相遇的条件球的最高点相遇时,应有 h,且 t ,解得 时,在 案 见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