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物理模拟金题高频考点详解特训 专题08 牛顿运动定律内容摘要:
1、 (2013 年广东省清远市质检)如图所示,有两个穿着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当其中一个人 A 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 B 时,两个人都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这是因为 A 推 B 时AA 与 B 之间有相互作用力BA 对 B 的作用在先,B 对 A 的作用在后CB 对 A 的作用力小于 A 对 B 的作用力DA 对 B 的作用力和 B 对 A 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 推 B 时 A 与 B 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大小相等,选项 A 正确 误。 2 (2013 河南漯河市联考)身高和质量完全相同的两人穿同样的鞋在同一水平地面上通过一轻杆进行顶牛比赛,企图迫使对方后退. 设甲、乙对 2、杆的推力分别为 甲、乙两人身体因前倾而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1、 2,倾角越大,此刻人手和杆的端点位置就越低,如图所示,若甲获胜,则( )A 2 1 2 BF 1 1 2 CF 1= 1 2 DF 1 1 2答案:、乙对杆的推力分别为 2,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F 1=角越大,人手和杆的端点位置越低,人对地面压力越大,此人获胜。 甲获胜,1 2,选项 A 正确。 3 (2013 江苏名校质检)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 3、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A 向右行驶、突然刹车B向左行驶、突然刹车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4 (2013 山东师大附中质检)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或失重的感觉。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D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9 (2013 山东师大附中质检)如图,水平传送带 A、B 两端相距 S=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件滑上 A 端瞬时速度 ms,达到 B 端的瞬时速度设, 4、则A若传送带不动,则 m传送带以速度 V=4ms 逆时针匀速转动,V B=3m传送带以速度 V=2ms 顺时针匀速转动,V B=3m传送带以速度 V=2ms 顺时针匀速转动,V B=2m(2013 山东师大附中质检)如图所示,质量为 m=1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10ms 时,给物体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 F=2N 的恒力,在此恒力作用下(取 g=10ms 2)A物体经 10s 速度减为零B物体经 2s 速度减为零C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D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11. (2013山东济南测试)如图所示,小球 B 放在真空容器 A 内,球 B 的直径恰 5、好等于正方体 A 的边长,将它们以初速度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 对 B 有向上的支持力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 对 B 的压力向下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 对 A 的压力向上D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 对 A 没有压力【答案】(2013 山东泰安宁阳质检)3、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2013 江苏省无锡市期末)如图,两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下挂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与地面间有一竖直细线相连,系统平衡。 已知两弹簧之间的夹角是 120,且弹簧产生的弹力均为 3剪断细线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是Aa=3g,竖直向上B a=3g,竖直向下C a 6、=2g,竖直向上Da=2g,竖直向下答案:弹簧弹力之和为 3断细线的瞬间,小球所受合外力为 2,竖直向上,选项 C 正确。 14. (2013 山东省名校质检)如右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 30的光滑木板 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则( )B 突然向下撤离后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B 突然向下撤离后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大小为 g,B 突然向下撤离后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大小为 ,方向B 撤离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小球的机械能减小的弹性势能,D 正确。 15 (2013 上海市闸北区期末)下述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B物体做曲线运动,其 7、所受的外力不可能是恒力C不管外力是恒力还是变力,物体都有可能作直线运动D不管外力是恒力还是变力,物体都有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16 (2013 上海市普陀区期末)将一小球竖直上抛,如果小球到达最高点前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后的第一秒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过的路程分别为 设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a 1a 2 ,x 1x 2 B. a1a 2,x 1x 2 Ca 1a 2 ,x 1x 2 D. a1a 2 ,x1x 2 答案:球到达最高点前的最后一秒的加速度大于离开最高点后的第一秒时间内加速度,即 a1a 2 ,小球到达最高点前的最后一秒的位移大于离开最高点后的第一秒时间 8、内的位移,即 x1x 2 ,选项 A 正确。 17. (2013 山东寿光市质检)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一物块从传送上端 A 滑上传送带,滑上时速率为 送带的速率为 v2v 1,不计空气阻力,动摩擦因数一定,关于物块离开传送带的速率 v 和位置, 离开,vv 离开,vv 离开,v=v 1,vv 116. (2013 山东济南测试) 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 长度为 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工作时运行速度为 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正常工作时工人在 A 点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 A 到 B 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 9、擦力) ( )A粮袋到达 B 点的速度与 v 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 ,若 L 足够大,则以后将以一 定 )v 做匀速运动C若 ,则粮袋从 A 到 B 一定一直是做加速运动不论 大小如何,粮袋从 A 到 B 一直匀加速运动,且 袋开始时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 a=g(故 B 错误若 袋从 A 到 B 可能一直是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先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故 C 错误,粮袋从 A 到 B 不一定一直匀加速运动故 D 错误17. (2013山东济南测试)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 10、带上,物体距传送带左端距离为 L,稳定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当传送带分别以 v1、v 2的速度作逆时针转动时 ( Dt lt2 (2013 江苏省无锡市期末)一质量为 m 的物块在倾角为 的足够长斜面上匀减速下滑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 F,如图所示则物块减速为零的时间将A变大 B变小C不变 D不能确定答案: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 F,物块的加速度增大,物块减速为零的时间将减小,选项 B 正确,19(2013 浙江省舟山市联考)2012 年 10 月 25 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 ”运载火箭,成功将第 16 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一颗地球 11、静止轨道卫星,它将与先期发射的 15 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 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发射时,喷出的高速气流对火箭的作用力大于火箭对气流的作用力B高温高压燃气从火箭尾部喷出时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燃气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发射初期,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发射的卫星进入轨道正常运转后,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答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火箭发射时,喷出的高速气流对火箭的作用力等于火箭对气流的作用力,选项 A 错误;高温高压燃气从火箭尾部喷出时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燃气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 B 错误;发射初期,火 12、箭加速上升,处于超重状态,选项 C 正确;发射的卫星进入轨道正常运转后,只受万有引力作用,加速度指向地心,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 0 (2013 湖南省娄底市期末)农民在精选谷种时,常用一种叫“风车”的农在同一风力作用下,谷种和瘪谷(空壳)谷粒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谷种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自然分开,如图所示对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M 处为谷种,N 处为瘪谷B M 处为瘪谷, N 处为谷种C谷种质量大,惯性大,飞得远些D谷种飞出洞口时的速度比瘪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小些答案:同一风力作用下,谷种由于质量大,获得的速度小,飞的近些,M 处为谷种,N 处为瘪谷,选项 确 误。 21(2013 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吊篮 A,物体 B、物体 C 的质量分别为 m、3m、2m。 B 和 C 分别固定在弹簧两端,弹簧的质量不计。 B 和 C 在吊篮的水平底板上处于静止状态。 将悬挂吊篮的轻绳剪断的瞬间A 吊篮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物体 B 的加速度大小为 物体 C 的加速度大小为 2A、B、C 的加速度大小都等于 解析:未剪断轻绳时,弹簧弹力为 3绳剪断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2013高三物理模拟金题高频考点详解特训 专题08 牛顿运动定律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口算乘法练习课导学案
2. 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 100以内)或几百 几十的数 . 3. 通过练习,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 两种算法。 关于表示乘法的符号,也是众说纷纭 : 17世纪前,有人用过字母 M和 D分别表示乘法和除法。 M 和 D 是拉丁文中乘、除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显然,用字母参与乘法运算是相当繁琐的。 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发现乘法也是相加的意思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2)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 10盒有多少个。 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 (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 先算 9盒,再加 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 横看,先算 2盒,再算 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 竖看,先算 5盒,再算 2个这么多。 125=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