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内容摘要:
1949年 10月 2日,苏联 第一个 与新中国建交。 图为当年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 17国 建交 第一次建交高潮 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朝鲜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蒙古 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越南(北越) 印度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芬兰 毛泽东访苏和会谈经过 —— 1949年 12月 6日,毛泽东的专列从北京出发。 16日抵达莫斯科。 当晚斯大林会见毛泽东; 双方 首次会谈 12月 21日,毛泽东出席斯大林 70寿辰庆祝会。 12月 24日,双方 第二次会谈 ,未能达成协议。 1月 23日,毛泽东、周恩来同斯大林进行 第三次会谈。 1950年 2月 14日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签订 了解以上经过后, 你对这次出访和签约过程有什么感想。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规定了双方在 政治、军事 等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的 同盟关系。 其核心内容: 双方不参加任何反对对方的同盟或集团; 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侵略,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 军事 及其他援助”。 条约有效期为 30年 „„ 请思考: (1)这是一个。5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相关推荐
2、足够的重视。 如果将这种思想带到英语议论文写作当中,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心分散、观点不明确,加上中国学生普遍英文表达能力不强,这些因素就为整篇文章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因此长难句在议论文中是举足轻重的。 另外,英语文章和汉语不同的是段落的主题句一定要放在段首,而不能按照中文的写作习 惯放在段落的中间或者最后,在英文应试写作中更加如此。 正因为没有“主题句”的思想
容: A、选举 ——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通过 —— 《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C、决定 —— 首都、国旗、国歌 D、任命 —— 周恩来 —— 政务院总理 +外交部长 【老师设问】 为什么 “ 共同纲领 ”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规定了国家的性质;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论从史出】通过 多媒体展示相关 政协职 能的相关 材料, 让 学生
2、受到谴责。 我个人认为总统犯了这些过错,应该被指控。 2. it to of be is is to be of of 的人认为应该限制使用。 另一些人持相反意见。 也许双方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无论车辆多少,必须对废气排放实行控制。 3. is a of to to be on s of on to 目前,针对流动工人的问题展开了普遍的争论。 反对流动工人增加的人认为这会导致犯罪率升高
小鸡就要出壳了。 ”我真想亲眼看看小鸡是怎样出壳的。 不懂我就问。 为了观察小鸡怎样出壳,我一大早就来到了草窝旁。 我悄悄地注视着,静静地等待着,可等了半天也没有动静。 吃过午饭,我又去看。 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小作者观察小鸡出壳的兴趣十分浓厚。 表现在:观察的时间长。 可以从“一大早”、“等了半天”、“吃过午饭”这些词语体会到。 我轻轻拨开母鸡身下的羽毛,发现有一个鸡蛋壳的上端已经露
啊。 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本句涉及到的是哪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中华少年的誓言 这是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这组排比句和前面四个“不”字句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押“ an” 字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气呵成,中华少年的爱国之心、自豪之情尽情流露。 第 7节 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