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映红模式— 新时期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内容摘要:

1、1冬映红模式 新时期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北 大 纵 横 管 理 咨 询 公 司2内容提要冬枣,水果之王、极度诱惑、非尝不可。 在祖国的东部,黄河汇入大海的地方,朝阳升起的地方,有一个叫冬映红的企业,依托这种水果做出了很好的效益,在贫瘠的盐碱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本书就是介绍冬映红这个企业。 冬映红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奇迹,冬映红立志要通过整合冬枣产业、进而整合枣产业,并建立中国水果第一品牌。 冬映红的发展道路是传奇性的,对于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区域经济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冬映红的成功,对于所有的民营企业而言,也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冬映红很好的聚合了各方面资源、整合了行业 2、,获得了成功,本书将把冬映红成功的秘密揭示出来,并提炼出“冬映红模式”和营养美味的冬枣一起奉献给读者。 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山东冬映红枣业集团和深圳采纳营销策划公司的大力帮助,在此致以特别的感谢。 3目录第一章 引子:冬映红,红东营 .流到海不复还。 奔向东方,奔向朝阳,夹带着上亿吨泥沙汇入渤海,带来了黄河三角洲以每年 速度增长。 黄河三角洲虽然具有广阔的耕地资源,但 相当大部分都是 盐碱地,在 98 年以前,当地农业年均亩收入不足 200 元, 这里曾经是山东省最贫穷 的地区。 然而,就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今天却创造了亩收入超 过万元的奇迹。 这样的奇迹是怎样被创造的呢。 充分开发当地的特色资源,实行农 3、业产业化是最重要的原因,而当地的农业龙头 企业,在 这个奇迹里担任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山东冬映红枣业集团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农业龙头企业。 第一节 黄河尽头的奇迹 .中国东部沿海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目前,全国整体耕地面积正在以 速度减少,而黄河三角洲的耕地却在以每年 速度递增。 那么,在这场农业产业化的革命中,黄河三角洲的人民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又将带给共和国什么样的希望呢。 第二节 交织千般爱恨的冬映红 .推动黄河三角洲冬枣业发展,带领当地农民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黄河三角洲乃至全国最大的冬枣产业龙头。 冬映红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新模式,姑且就命名为“冬映红 4、模式”。 通俗地说就是“站得高、扎得深、树标准、立牌子、全面整合、充分外包、依靠政府、帮扶农民。 ”第二章 中国农业产业化探索之路 .农问题必须解决。 而三农问题要得到根本意义上的解决,其根本是要解决 农 民增收问题。 为此,我们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模式,不管是何种模式,要解决农民、 农村与农业问题,都必须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出发,让农 民真正的富起来,在 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冬映红枣业作为探寻农业产业化之路取得一定成功的龙头企业,希望能把从自身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模式加以推广,并最 终探索出一条成功解决 “农民、农村、 农业|”问题的道路。 第一节 任重道远 .农”问题是 5、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三农”问题处理的好坏,关乎中国发展的成与败。 “三农”问题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最根本体现就在于农民的收入低下。 甚至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出现了减少的趋势,根据统计,在 80 年代中期,中国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之比曾经是 1:现在已经跌落到 1:样一个建国以来历史最低水平。 怎么办。 第二节 正视差距 .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绝不是一个农业强国;水果行业也是如此,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果生产国,但并不是一个水果强国。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每年有 3040的烂果率,这意味着在每年 6000 千万吨顿的水果产量中,有近2000 万吨的水果会烂在枝头和各个水果销售的 6、环节上。 2000 万吨。 这背后凝结着多少汉子的汗水和眼泪。 第三节 深入 研究 .国的农业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建国初期到 1979 年,主要特点是以集体劳动为主,这个阶段的初期,由于农民拥有土地,解放了生产力,然而“大锅饭”现象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第二个阶段是从 1979 年的“包产到户”到 90年代,全面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第三个阶段则是从 90 年代初到现在,农民由农村向城镇转移。 而国外农业已经发展到集约化生产的生产方式,被学者们称为农业的第四个阶段,我国的农业正在迈入由第三阶段代向第四阶段发展半的进程中。 对农业而言,这是一个转型的阶段,对农民而言,这是一个充满困惑的年代,而对农业企 7、业而言,这是一个千年不遇的发展机遇。 第四节 上下求索 .是“姓农”。 它必须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或货源的加工流通企业或批发市场。 二是“属“龙” ,它必须具有较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作用。 三是“一体” ,建立了真正的一体化经营机制和利益机制。 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必须与基地农户之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供加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利益机制和经营机制。 严格地说,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三条标准或三个特征,才能称之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第三章 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 .,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除需要进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量、进行深加工、降低成本外,最重要的是 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 8、化 经营。 要提供标准化产品,就必须进 行某种方式的集约化生产, 这 个规律在水果行业尤其明显,而市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水果就是 卖品牌、 卖外观、卖品相。 5第一节 农产品的标准化与品牌化 .本没有“中国造”的知名水果品牌,不说国际市场,就是在国内市场上,充斥的也都是洋品牌。 比如“新奇士”橙、华盛顿蛇果、新西兰奇异果等,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超市里,这些洋水果牢牢占据着高端市场,甚至一些国产水果贴上洋品牌的标签价格就成倍的上涨,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第二节 他山之石:借鉴新奇士 .奇士商标价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四十七,据估算,该品牌的无形资产高达10 亿美元。 冬映红瞄准的超越目标就是新奇士。 第三节 9、 冬映红横刀立马:“我就是标准” .在冬枣这个行业里,我就是标准。 ”在上海、深圳等地的市场里,人们提到冬枣,只知道有冬映红,事实上,最初企业定名“冬映红”时,一方面是反映了企业立足东营市的决心,另外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冬枣是一种在初冬成熟,映红枝头的果品,它在民间又叫“冬映红果”。 第四节 打造中国果品第一品牌 .是巧克力吗么。 ”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课堂上,当谈到品牌化问题时,北大著名教授张维迎专门带来了一盒包装精美的冬映红冬枣。 第四章 冬枣和冬映红 .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的投资风险小,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比较小,主要是受政策和宏观大环境的影响。 在未来的很 长一段时间 内, 农业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10、,农业本身作为国民经济 的基础,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在政策上享受诱惑优惠,在宏观环境上受到支持,因此,投资农业的风险较小。 因此,冬映红选择了冬枣。 第一节 冬枣:千年嬗变,硕果仅存 .其它晚熟鲜食品种相比,具有皮薄肉脆、细嫩多汁、甘甜清香,口感好等特点,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水果品种。 由中国果菜杂志社组织,在有关专家及广大群众的评选中,冬枣在 2000 年中国百姓最喜爱的果王评选大赛上,获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第二节 冬映红:政府和企业的联姻 .名枣妹下江南”固然可称为一次盛举,但这种做法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农民6自己闯市场不仅不是符合社会化专业分工的要求,而且更严重的可能对整个市场造成 11、不良的影响,最终好导致整个行业的崩盘。 这个行业要做到从无到有起来,要做到规模化化发展,要做大做长远,而不是追求一时的效果经济效益,就需要政府引导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因此,当地政府怀着这样的远见卓识,找到了金瀚,最终成立了冬映红枣业有限公司。 第五章 战略先导 .能从容地迎接挑战, 获得无限的 发展机会,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 战略定位或者定位不正确,不仅原有的核心竞争力难以保持,还会导致核心企 业竞争力的衰退以至丧失。 第一节 冬映红的战略观 .国企业目前最大的发展空间在传统产业,只有传统产业,才能发挥中国在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农业,具有三重先天的优势:低廉的劳动力、传统的土特产资源和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投入。 第二节 冬映红的核心竞争力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