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题 第6章 第1讲 功 功率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6,6 分)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 现用一大小为 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 v。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 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 2v。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 1、F 2所做的功, ()两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距离相同,又两物体质量相同,则重力做功相等,再由=,可得 ,故 A、B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有 到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v=,A 物体重力的瞬时功率PA=,B 物体重力的瞬时功率 PB= B,故 C 正确,D 错误。 车组达到最大速度时受力平衡,即牵引力等于阻力,又阻力与其重力成正比,由功率公式得,2 节动车时:2P=k8,9 节动车时:9P=k12,联立解得 60 k 3、m/h,C 正确,A、B、D 错误。 8. 答案(1)2 000 J(2)00 J(3)0解析(1)工人拉绳子的力:F=mg 0工人将料车拉到斜面顶端时,绳端移动的距离 l=2L,根据公式 W=Fl ,得W1=mg 02L=2 000 J。 (2)料车的重力做功:0=00 J。 (3)由于料车在斜面上匀速运动,则料车所受的合力为 0,故 W 合 =0。 B 组一个质量为 m、边长为 a 的匀质正方体恰好翻倒,此时对角线 于竖直方向,则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高度为 h=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推力所做的功,故有E p= 正确。 图像可知物块在 04 s 内处于静止状态,其所受合外力为零 ,选项 B 错误;4 s5 4、此 5 s 内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不为零,选项 A 错误;物块的滑动摩擦力 N,则 =项 C 错误;在 6 s9 s 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f=ma,a= m/.0 m/项 D 正确。 去 F 以后,由于弹力 变力而滑动摩擦力 f=恒力,由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故 A 错误。 撤掉 F 时,加速度最大,由 ma m得,a m= B 正确。 物体向左运动 移为 3速度大小为 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ma,a=g,则有 3x0=速运动时间 t=,故 C 错误。 当 时,即 x=时速度最大,这一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W=mg(x 0mg(x 0-),故 D 正确。 12. 答案(1)2 m/s 2。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题 第6章 第1讲 功 功率 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展直长度 L(结果保留 ∏ )。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弧长公式中弧长、半径、圆心角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步分析,分步计 算。 引导学生对所学公 式进行简单应用,找寻公式运用的实质,并初步体验公式在实际中的应用。 体会数学来 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100176。 700mm 700mm A B C D R=900mm O 180Rnl 活动 4 扇形定义
8 = 27 = 问题:通过化简所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同类 二 次根式: 几 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 根式 就叫做同 类二次根式 .如 12 、 331 、311 、 48 、 27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所得结果中 都是 3 与一个有理数的乘积,所以它们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 问题:△ ABC中,∠ C=900, AB= 50 cm, BC= 18 cm,
答,再指定一名学生(程度较好)点评。 第一题选择中下游学生回答,第二题选择中上游学生回答 练习: 1.( 222 )2 0 04()4()5 2.( 2 222 )12()6()3 练习: 22 )174()2174( 由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指定一名中等水平的学生板演。 老师点评板演结果 程序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巩 固 练 习 见问题训练单(附后) 课
2. 猜想结论及多媒体演示: 猜想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中 r和 d满足的关系: (让学生猜想结果,并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来 验证) 直线与圆 相离 <=> d﹥ r 直线(切线)与圆 相切 <=> d﹦ r 直线(割线)与圆 相交 <=> d﹤ r 3.证明: 观察多媒体演示找出证明的突破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转化为点(垂足)与圆的位置关系来研究数量特征(指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与发展
2、过 P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通过 P 通过 P 通过 P 点时的速度比车头 A 通过 P 、C 通过 P 点时的速度一样大3.(2016 甘肃天水一中期中)流星在夜空中发出明亮的光焰。 流星的光焰是外太空物体被地球强大引力吸引坠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同空气发生剧烈摩擦造成的。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最新海量高中、多选)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由
分母后的整式方程的解出来的根并不一定符合分式 方程,因为根可能会使方程的分母为零,这样的根就是增根,所 以分式方程必须检验,如果遇到增根必须舍去。 (解略) 三:当堂训练:见书本课内练习 3两题 四:作业: 见作业本及书本 作业题,可筛选一部分进行解题。 分式方程( 2) 教学目标 掌握用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理解公式变形的实质就是简单的字母分式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