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总复习地理阶段检测卷(二)地球上的大气 含解析内容摘要:

2、16桂林模拟)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34 题。 3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A 地温度高,气压低B垂直方向气流:A 处上升,B 处下沉CB 地温度低,气压高D水平方向气流:由 A 流向 A 位于海洋,B 位于陆地,则此时()A为白天,吹海风 B为白天,吹陆风C为夜晚,吹海风 D为夜晚,吹陆风(2016广州模拟)在低层空气中,各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 其主要原因是运动空气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这样,在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地面越远,风速越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越小。 据此完成 56 题。 5假设某地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 6、近 B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C地形和季风环流 D纬度和地形二、综合题(共 44 分)15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一次锋面活动示意图。 该锋面移动速度是 30 千米/小时,A 城市目前正值 12 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6 分)(1)按锋的类型划分,此图是_锋天气图。 (4 分)(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可能是_。 (8 分)(3)夏季该锋面在我国北方可能位于下列气压场( 单位:的_(代号) 位置。 (4 分)16(2016乐山模拟)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8 分)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域,如在下图乙中 10N20N 大陆西 9、则海洋是高压,陆地是低压。 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所以为白天,吹海风。 5A 5 题,近地面的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 随海拔升高,摩擦力变小,夹角变小,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第 6 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高压应位于该地南侧。 7D 7 题,读两图可以看出,此时亚洲大陆形成高压,为冬季。 第 8 题,华南地区始终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我国东部海域等压线变得更密集,风力加大;日本南部受低压影响,但不是台风;朝鲜半岛先受高压控制后受低压影响,天气变化显著。 9C第 9 题,图中城市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最大,年降水量(冬春降水和夏秋降水之和)不足 300 温 10、带大陆性气候,可能是乌鲁木齐;城市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降水总量约为 400 能是呼和浩特;城市气温年较差较小,冬季气温稍高,年降水量约为 300 能是银川;城市夏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最小,年降水量超过 400 集中在夏秋季节,可能为拉萨。 第 10 题,四城市中,城市为拉萨,该城市纬度最低,且位于青藏高原上的河谷中,阻挡了北部冷空气对该地的影响,使该地冬季气温最高。 11D 11 题,等压线越稠密说明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强,图中丙处等压线明显较丁处稠密。 锋面气旋中降水区域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甲、丁可能出现降水。 第 12 题,可把图中北京向西移至 1 020 百帕等 12、向流动,受到北半球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 (3)北回归线附近及偏南地区( 副热带高气压带中心控制区偏南)的大陆西部。 说明:夏半年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冬半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或:60N 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南 )的大陆西部。 说明:夏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 或:70N 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北 )的大陆西部。 说明:夏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少。 (4)相同点及原因:位于北纬 4060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 不同点及原因:N 地比 P 地纬度高,N 地处于西风中心控制区, P 地位于西风边缘控制区,N 地西风强于 P 地,N 地年降水量大于 P 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