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化学 二轮考点训练 无机推断(含答案解析)内容摘要:
2、溶液 氯化亚铁溶液 硫氰化钾溶液 苯酚溶液 品红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若 量:取适量溶液滴加至盛有 (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再加入(选填一个序号)试剂,发生的现象是: ;若 C 过量:取适量溶液滴加至盛有 (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发生的现象是:。 (2)若 A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C 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则 C 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 A 为五核 10 电子的阳离子与单核 18 电子的阴离子构成的无色晶体,受热易分解,分解后生成两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检验 A 中阳离子的方法是 (简述操作过程及结论)。 【答案】 (1)C + 3、 2) 22 (2 分)无现象(1 分) ;+H +2+,失去漂白性(2 分)(1 分) (或) (1 分) 溶液呈现红色(或紫色) (1 分)(或) (1 分) 红色褪去(紫红色褪去) (1 分)(2) + (2 分)(3)取少量 A 溶于水配成溶液于试管中,向该溶液中加入 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于管口检验生成气体,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溶液中含有 (或用浓盐酸检验,有白烟生成)(2 分)2已知 A、B 、C 是单质且 C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X、Y 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略)。 下列 A、B 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A 是铝,B 是铁 BA 是碳,B 是硅C A 5、,故 D 错误。 故选 C。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点评:本题的题眼是:C 是单质且 C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通过判断 A、B、X 、Y,确定该反应是置换反应,学过的置换反应方程式较多,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总结归纳能力。 3A、B、C、D、E 分别是 g、l、种金属中的一种。 已知:A、C 均能与稀 B 与 D 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 D; C 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 C、E 在冷浓 此可以推断 A、B、 C、D、E 依次为Au,g,u,g,g,l,e Dg,u,答案】C【解析】A、C 的活性大于 H;BD;C 为铝;E 为铁;综合有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有l、 A 为 D 为 活性 BD;故 7、FGH,属于常温下气体 E 的连续氧化得到气体 G,在中学阶段可推出 E 为 为 为 H 为 是 C 为无色液体,由气体 X(X 由原电池反应得到,可能是 氧气反应得到,故 C 应是 是 Y 是非金属 C。 再由反应可知 J 是 进一步推出 A 为 余物质可以依次推出。 5 ( 8 分)有 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 A 到 D 依次增大,已知 A 和 B 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 A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C 的单质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 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与 B 的单质反应,可以得到与 D 单质颜色相同的固态化合物甲; D 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代数和为其最低价绝 8、对值的两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A 与 B 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 电子式_ ,该化合物分子属于 分子(极性或非极性)。 (2)用电子式表示形成 形成过程:。 (3)C 、D 两元素还可以形成化合物 化合物性质类似于 写出 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每空 1 分,其余每空 2 分) (1 ) 非极性分子(2)(3 ) +解析】由 A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可知,A 为碳;由 C 的单质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可知,C 为钠;由 D 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代数和为其最低价绝对值的两倍可知,D 为硫。 由 C 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与 B 的单质反应,可以得到与 D 单质颜色 9、相同的固态化合物甲可知, B 为氧。 6AE 是中学常见的 5 种化合物,A、B 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与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检验 D 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反应:+3 C单质 Y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D由于化合物 B 和 C 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均是两性化合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可知中间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又由 X 和 Y 均能与酸反应,说明是金属置换金属的反应,同时由高温条件和题目中所说的常见化合物,可知是铝热反应,X 为单质铝,A 为三氧化二铁,Y 为铁,B 为氧化铝,C 为硫酸铝,D 为硫酸铁,而三 10、价铁离子与单质铁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E 为硫酸亚铁。 由此可知,A 选项应为铝热反应方程式;B 选项中硫氰化铁为络合物,属于弱电解质但并非沉淀,不能加沉淀符号;C 选项为铁与水的置换反应,题中特意强调在一定条件下,常温下除金属钾、钙、钠外其他金属无法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铁可以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氢气;D 选项,两性化合物主要是指即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主要包括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但是硫酸铝不是两性化合物。 综上 C 为正确答案。 考点:考查无机物金属与非金属框架推断的相关知识点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 12、A、双氧水分解的方程式为 22,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 价部分升高到 0 价,部分降低到2 价,所以 1 在反应中能转移 1 子,A 正确;B、实验室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H 2 2H 2O,B 正确;C、由于亚铁离子极易被氧化,且在溶液中易发生水解,所以新配制的 F 溶液一般需要加入铁屑和稀盐酸,前者用于防止 空气氧化成 后者可抑制 水解,C 正确;D、氧气氧化浓盐酸需要催化剂并加热,而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只需要加热,由此可知二氧化锰的氧化性强于氧气的,D 不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物质推断的有关判断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应用和计算8如右图所示,6 个编号分别表示六种物质:e 2液、氢碘酸、O 2凡是直线相连的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高温时氨气能还原 图中表示的物质是A B。2016高考化学 二轮考点训练 无机推断(含答案解析)
相关推荐
论、质疑 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1)至于斯:到这儿来。 (2)二三子:你们。 (3)斯文:指古代传下来的礼乐文化传统。 (4) 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5) 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6) 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7) 执舆:即执辔。 ( 8)辟:同“避”。 ( 9)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 10)怃然:怅然
3、用图(c) 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 体D用图(d)所示装置分离 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答案】D【解析】A 项,以将 时除去,错;B 项,蒸干 ,它会分解,错;碱为粉末状,不能放于带孔的板上,同时制得的 会混有 纯,错; 的密度比水大,位于水的下层,正确。 6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 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 体的体积都没有变化。 再通过足量的 体体积减小。 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
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苏 360 首词中,归字出现 100 多次。 他要往哪归。 我们来看他另外几 首词。 —— 《定风波》:“„„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吾乡何在。 在心安处) ——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人生像什么。 飞鸿踏雪。 一切皆为偶然
2、子弱,故 A 错误;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是它的保护膜,使其与空气、水等物质隔离,防止铝被腐蚀,故 B 正确;O、都是有毒气体,其中 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化化合,生成 C 错误;石英坩埚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氢氧化钠是强碱,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容易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能腐蚀石英坩埚,应选择铁坩埚、石墨坩埚熔融氢氧化钠,故 D 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 介绍本篇作者 —— 萧红。 谈谈你熟悉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 请同学课前收集萧红的生平事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找准话题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堂。 越是反差大的东西
累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 依据:(第四段) ( 1)年十岁诵古文。 ( 2)游历。 第一次游历,到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南等地的许多地方;第二次奉使出使巡视西南地区。 4.前人的表率作用:孔子 作《春秋》褒善惩恶给了他启迪,在自己遭受挫折的时候,屈原、左丘明等人“述往事,思来者”,最终能“立功扬名于后世”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作用。 5.总结:略 (三)司马迁的求实精神和不屈的人格。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