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上第一节饮食与营养一内容摘要: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老师多媒体展示问题: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这说明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 学生 :实验现象:滴加碘酒后,馒头屑变成蓝色。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结论: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实验二:鉴定蛋清的主要成分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老师多媒体展示问题: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这说明蛋清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 学生:实验现象:加热水后蛋清凝固成白色的固体。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实验三:鉴定花生的主要成分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老师多媒体展示问题: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这说明花生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 学生:实验现象:花生挤压以后在纸上留下透明的“油斑”。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花生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教师:除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以外,我们从食物中还能得到什么呢。 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食品包装袋,请一些同。苏科版生物七上第一节饮食与营养一
相关推荐
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第 5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中提出: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要。 其中第一个具体内容标准是: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这是本节的重点。 本 节开篇,安排了 “ 选购三餐食物 ” 的 活动 ,这一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 从生长发育、学习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入手,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 和饮食 习惯 来 选择 食谱,
3、(新情景题)2015 年 2 月 17 日, 大河报报道了发红的甘蔗中含有剧毒物质的事实。 报道中指出,因为发霉而变红的甘蔗中会产生一种名叫 3硝基丙酸( 化学式为 剧毒物质,误食后会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 下列有关 3硝基丙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A3硝基丙酸是一种氧化物B3硝基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19C3硝基丙酸由 3 个 C 原子、5 个 H 原子、1 个 N 原子和 4 个 O
3、013 年上海科技活动节推出了一种节能环保、可调节室温的江水源热泵技术。 如图所示是其夏天工作时的流程,当江水循环到冷凝器时,利用江水与冷凝器存在的温度差,通过_的方式带走室内热量,从而实现降温。 解析江水和冷凝器之间存在温度差,所以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因此发生的是热传递。 答案热传递5(改编 )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 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
5、,为一定值,A 错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会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增加,然后转成水平,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双氧水,氧气质量会逐渐增加,C 错误;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加,氢氧化钠越来越少。 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氢氧化钠的质量应该为零,D 错误。
4、变,这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答案省力形状5.(2014铁岭市 )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A、B 两点高度相同且距地面 30 球在 A 点的重力势能 _(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B 点的重力势能,小球在 A 点的动能_(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B 点的动能;若小球的质量为 100 g,它从 A 点落到地面,重力做功_ J。 (g 取 10 N/析小球在 A
3、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答案015 年 2 月 28 日,从央视辞职的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该片播出后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下列与雾霾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B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其颗粒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D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因素解析大力发展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