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8.2《埃及》全章节教案内容摘要:

2、广 布沙漠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三、文明古国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2 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2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3长绒棉产量和出 口量居世界 首位教学建议新课导人: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认为死后保存完整的尸体,灵魂就可以做阴间的统治者。 于是他们不惜劳民伤财,为自己死后保存尸体建造陵墓。 这些方锥形的巨大的陵墓,最高的竟达1466 米。 现在,我们把这些陵墓所在的国度称为“金字塔之国” ,那么, “金字塔之国”在哪里呢。 讲述“地跨两洲”部分,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由波斯湾石油用油轮外运至西欧的便捷航道引出埃及。 2埃及的领土组成是苏伊士运 3、河以西的绝大部分和以东的西奈半岛。 3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 分界线,讲述埃及位 置的重要性。 4然后稍加介绍:埃及领土面积、人口、民族、宗教、语言和首都开罗。 讲述“沙漠广布”部分,可按以下方案进行:让学生看图,对沙漠广布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再根据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的知识,得出埃及为沙漠之国的结论。 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两幅气候资料图可制作投影片,也可参考下列数据:阅读“尼罗河”资料,补充其长度为 6670 千米,为世界第一长河(第二章已讲过)。 强调尼罗河流域集中了埃及 96的人口。 “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 读图 819 和图 820,注意两幅景观图的引导,强调“最大” 、“最高 5、及古代文明离不开尼罗河水的滋润,把尼罗河称为埃及人民的母亲河实不为过。 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古代埃及人,它也是现代埃及经济发展的浇灌者。 讲述“发展中的工农业”时,注意以下要点:1回忆埃及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让学生明白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的自然条件很适宜棉花喜光耗水的特点。 因此,在有尼罗河水灌溉的地方就有棉花的种植。 这样,就得出埃及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 读图 321,加深棉花沿尼罗河分布的印象。 最后点明埃及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两个世界之最。 2读图 321,从中找出埃及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别是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点明工业逐步成为埃及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3小结:尼罗河是埃及历史的创造者,是现代 经济的财富之源。 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成为撒哈拉大沙漠之中一条生机盎然的绿色走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