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四历史 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同步练习(3)及答案内容摘要:

3、 C. D. 23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门从事教育学术研究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表述正确的是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两者都赞成奴隶制社会 两者的思想都反映了古希腊哲学对“人”的重视A. B. C. D. 二、非选择题(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论语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也。 ” 道(同“导” ,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 5、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 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 384前 322)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 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请回答:(1)材料一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尊敬的人”指的是谁。 (2)据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体现在哪些地方。 (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 体现了什么精神。 28东西方的先哲们对心 7、 5 6 7 8 9 10B D C B D A D D B 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A A A D A C D C 2 23 24 25D D A D (1)是指周礼,即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 孔子倾向于维护奴隶制度(2)相同: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不同:孔子重视“德” ,强调“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韩非子重视刑法,强调用重刑镇压人民的反抗(3)韩非子的主张更易被采纳原因:韩非子的主张有利于诸侯国发展壮大,也有利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变革。 27 (1)柏拉图(2)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 他还认为 8、柏拉图的理想国的设想不符合实际。 (3)尊敬但不盲从 体现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28 (1)孔子针对春秋后期奴隶社会统治秩序遭到破坏的现状,提出了恢复周礼、君臣有别、长幼有序的理想社会。 柏拉图针对雅典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了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各守其位的理想社会。 (2)孔子从道德层面出发,要求统治者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遵循礼数,推行仁政柏拉图从知识层面出发,要求统治者拥有智慧,掌握知识。 借鉴:提高执政者的素质、思想道德修养,执政能力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而不能依靠“人治”等。 (有道理即可给分)29 (1)核心内容:仁、礼、中庸关系:仁与礼要结合起来,仁要有礼的约束,礼要体现仁的精神,用中庸之道才能将仁与礼和谐统一起来。 (2)教育对象: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提出“有教无类”教育目标:培养举止合礼,言行合乎忠信的“成人” ;培养独善其身并兼济天下的“君子”。 教育内容:六经,政事,治国本领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