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1物理 3.2《磁感应强度》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3、向定义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例 1磁场中任一点的磁场方向,规定为小磁针在磁场中 ( )A受磁场力的方向B北极受磁场力的方向C南极受磁场力的方向D受磁场力作用转动的方向解答:磁场中任一点的磁场方向,规定为小磁针在磁场中北极受磁场力的方向,故 B 对。 2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定义比值定义法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 F 跟电流 I 和导线长度 L 的乘积 定义式为 B。 果各处的磁场强弱不同,仍然可用上述方法研究磁场,只是要用一段特别短的通电导线(电流元)来研究磁场。 如果导线很短很短,B 就是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 B 是由磁场本身决定的,在电流 I、导线长度 L 相同的情况下, 4、电流元所受的安培力越大,比值 B 越大,表示该处磁场越强。 磁感应强度 B 是由磁场和空间位置(点)决定的,和导线的长度 L、电流 I 的大小无关例 2:有人根据 BF/出: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 B 跟磁场力 F 成正比,跟电流强度 I 和导线长度 L 的乘积 反比,这种提法有什么问题。 错在哪里。 解答:这种提法不对。 因为实验证明,F 和 乘积成正比,故比值(F/磁场中某处是一个恒量,反映了磁场本身的特性,不随 F 及 变化而变化。 例 3 : 磁场中放一根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通电导线,它的电流强度是 ,导线长 1 受到的安培力为 510,则这个位置的磁感应强度是多大。 接上题,如果把通电导线中的电流 5、强度增大到 5 A 时,这一点的磁感应强度应是多大。 如果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处不受磁场力, B 2T。 感应强度 B 是由磁场和空间位置(点)决定的,和导线的长度 L、电流 I 的大小无关,所以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是 2 T。 如果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处不受磁场力,则可能有两种可能:该处没有磁场;该处有磁场,只不过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 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荷在某处不受电场力的作用,则该处的电场强度为零B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安培力的作用,则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把一个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某点,它受到的电场力与所带电荷量的比值表示该点电场的强弱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人教版)选修3-1物理 3.2《磁感应强度》学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实际出发,见仁见智。 ) 以上的处理要在师生、学生之间读读议议中完成,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朗读中表现理解。 对一些“点”的理解、鉴赏可以穿插其中。 (三)三读《死水》,分析句式上的特点,体味“三美” —— 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1 这是 /一沟 /绝望的 /死水, 2232 清风 /吹不起 /半点 /漪沦。 2322 不如 /多扔些 /破铜 /烂铁, 2322 爽性 /泼你的 /剩菜
1、最新海量高中、种常见的磁场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知道什么叫磁感线。 2知道几种常见的磁场(条形、蹄形,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及磁感线分布的情况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二、预习内容1、磁感线所谓磁感线,是在磁场中画出的一些有方向的 ,在这些 上,每一点的磁场方向都在该点的切线方向上。 磁感线的基本特性:(1)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
我个人认为他是对旧社会的憎恶。 师:为什么是你个人认 为。 张亮:有其他同学认为是失望的情绪。 吕绅:我们组讨论的是死水的象征意义。 我们认为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 背景资料中说,他在美国留学时期写的《太阳吟》《洗衣歌》等名篇,表现的是他对异国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以及对祖国的深切思念,正当他满怀热情回到中国时,他才发现,祖国已破碎不堪,昔日美丽的家乡,已经改变了模样,军阀混战,列强入侵
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一年的教学中有很大程度的改观,但是还有少数人的学习积极性有待加强,如 142班的肖耀, 143 班的胡学礼,写作文一点也不动手的。 143 班是本人接的班主任,要好得多, 142班必须花较大的力气。 具体措施: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
没等庄公寒暄几句,曹刿就问:大王凭借什么来作战呢 ?庄公答:那些贵重财物与好吃的美味,我可从来是不会独享的,都要与他人一起品尝,俗话说独口不香众口香嘛。 我效仿贤人所为,我想上天一定会助我成功的。 曹刿轻蔑地说:你的这种赏赐要是没发放妥当,他们也不会服从你的。 神还会帮助你吗。 庄公定了定,说:在祭祀神灵的时候,我向神献出的东西从来都不虚报,扎扎实实地告诉神灵,这还不够吗。
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 , 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 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 趣。 2 、引导学生回忆温习孟浩然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导入新课学习。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背诵这首诗,说说作者当时的写作意图及诗风特点。 明确:向往功名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