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 文言虚词积累课件1内容摘要:

1、 专家系列讲座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 (一)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同学们 ,当老师提问或请同学们练习时,你可以按播放器上的暂停键思考或练习,然后再点击播放键。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 (一) 单 位 镇江新区社发局教研室 主 讲 朱 双 娣 审 稿 袁 健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其、何、以、于、 为”的意义与用法。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近年来,镇江市中考语文卷中,连续出现了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增加了课外古文的阅读量。 这类题目出题的原则就是“ 考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 这就需要我们初三学生在复习阶段,系统地梳理课文中出现过的文言知识。 现在,我把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作一个整理,仅供大家参考。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 二是虚词在文言句中的翻译; 三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 中考文言虚词的考查角度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 15个:之、其、何、以、于、为、而、则、乃、若、且、虽、然、乎、焉。 本节课先讲解前 6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下一节课讲解余下的 9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梳理 2016/ 3、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 如: 愿陛下亲 之 信 之 事无大小悉以咨 之 (代人,他们) 肉食者谋 之 (代事,这件事) 操蛇之神闻 之 (代事,这件事) 太医以王命聚 之 谨食 之 (代物,指蛇)。 一、复习“之 ”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 如: 君将哀而生 之 乎( 捕蛇者说 ) 主人处处款 之 ( 于园 )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2.“ 4、之 ” 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 “ 这 ”。 如: 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 属。 ( 桃花源记 ) 曾不能损魁父 之 丘。 ( 愚公移山 )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 二) “ 之 ” 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 “ 的 ”。 如: 燕雀安知鸿鹄 之 志哉。 予尝求古仁人 之 心。 小大 之 狱。 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如: 何陋 之 有。 ( 陋室铭 )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3.“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如: 虽我 之 死,有子存焉。 予独爱莲 之 出淤泥而不染。 5、 4. “之 ” 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如: 公将鼓 之。 久 之 ,目似瞑。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三) “ 之 ” 用作动词。 译为: “ 去 ” 、 “ 往 ” 、 “ 到 去 ”。 如: 吾欲 之 南海( 为学 ) 至 之 市( 郑人买履 )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解释句中 “ 之 ” 的意义和用法: 陇上(动词,去,到) (代词,代扶苏) (代词,这件事 ) 心 (助词,的) (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谓失其本心(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典型例题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第三 6、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 择 其 善者而从之, 其 不善者而改之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 其一端 屠大窘,恐前后受 其 敌 二、复习“其”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2.“其 ” 用作指示代词 , 译为“ 那 ” 、 “ 那个 ” 、 “ 那些 ” 、“ 这 ” 、 “ 这种 ” 等。 如: 其 人视端容寂 , 若听茶声然 ( 核舟记 ) 复前行 , 欲穷 其 林 ( 桃花源记 ) 专 其利三世也 ( 捕蛇者说 )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3、 “ 其 ”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 7、,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 “ 大概 ”“ 或许 ”“ 恐怕 ”“ 难道 ” 等,或不译。 如: 其 真无马邪。 其 真不知马也。 (前一个 “ 其 ” 可译作 “ 难道 ” ,后一个 “ 其 ” 可译为 “ 恐怕 ” ) 马说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解释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贤(代词,代扶苏) 地之出(代词,他们的) 能千里也 (代词,它) 上(代它的) 利三世也 (代词,这种) 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典型例题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 一) “ 何 ” 用作疑问代词。 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8、 “ 哉 ”“ 也 ” ,可译为 “ 为什么 ”“ 什么原因 ”等。 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 哉。 ( 岳阳楼记 ) 三、复习“何”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2.“何 ” 用作定语,可译为“ 什么 ”“ 哪 ”。 如: 然则 何 时而乐耶。 ( 岳阳楼记 ) 3.“何 ” 用作宾语,可译为“ 什么 ”“ 哪里 ”。 如: 子 何 恃而往。 ( 为学 )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 二) “ 何 ” 用作副词。 表示反问,可译为 “ 为什么 ”“ 怎么 ”。 如: 徐公 何 能及君也。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示程度深,可译为 “ 怎么 9、”“ 多么 ”“ 怎么这样 ”。 如: 水 何 澹澹,山岛竦峙。 ( 观沧海 )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三)用作复音虚词。 1.“如 何 ” 相当于 “ 把 怎么样 ” 如: 如 太行、王屋 何。 ( 愚公移山 ) 2.“何如 ” 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相当于 “ 怎么样 ” 或 “ 什么样 ”。 如: 更若役,复若赋,则 何如。 ( 捕蛇者说 ) 3.“何以 ” 即 “ 以何 ” ,相当于“ 拿什么 ”“ 凭什么 ” 等。 如: 何以战。 ( 曹刿论战 )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 “ 何 ” 的意义和用法: 无月(疑问代词,哪) 10、 何如 (怎么样) 于我哉 (代词,什么) 间焉(为什么) 何 富贵也(怎么) 土石 何 (把 怎么样)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一 )“以 ” 用作 介词 , 有三种情况: 1 介绍动作 、 行为产生的原因 , 可译为 “ 因为 ”“ 由于 ”。 如: 不 以 物喜 , 不 以 己悲。 是 以 先帝简拔 以 遗陛下。 ( 本句中前一个 “ 以 ” 表原因 , “ 因为 ” , 后一个 “ 以 ” 表目的 , “ 用来 ”。 ) 扶苏 以 数谏故 , 上使外将兵。 四、复习“以”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 11、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如: 域民不 以 封疆之界,固国不 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 以 兵革之利 以 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以 天下之所顺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 情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 “ 把 ” 、 “ 拿 ” 、 “ 用 ”等。 如: 屠惧,投 以 骨 太医 以 王命聚之 故临崩寄臣 以 大事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二 )“以 ” 用作连词 , 有三种情况: 1 表示目的 , 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 用来 ” 、 “ 来 ”。 如: 意将隧入 以 攻其后也 ( 狼 ) 以 光先帝遗德 ( 出师表 ) 属予作文 以 记之 ( 岳阳楼记 ) 故为之文 以 志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2表示结果,可译作 “ 以致 ” 、 “ 因而 ”。 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 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 以 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 )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3“以”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 以 入( 黔之驴 ) 醉则更相枕 以 卧( 始得西山宴游记 )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