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命题源5.11人体的稳态与免疫ppt课件内容摘要:

1、命题源 11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最新考纲 ) 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 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 ) ) )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命题模型一 以调节为基础考查人体稳态及其维持 1体液与内环境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2 下丘脑在体温 、 水盐和血糖调节中的作用 (1)图示: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2)分析 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 a 四个功能:感受 、 传导 、 分泌和调节; b 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 2、枢 、 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调节中枢。 水盐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 , 但产生渴觉的中枢是大脑皮层。 在升高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体温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1 (原理应用类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 , 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依赖细胞也能完成 B 尿素和 C 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A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解 3、析: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依赖细胞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 素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到外界环境中 , 经 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2 (过程示意图类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下图为某种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神经回路,请分析该体温调节过程图并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注:图中数字 1 16表示神经元 , 字母 4、表示感受器 , 其中 P、分别为外周 、 脊髓和下丘脑的感受器;虚线框为神经中枢。 A 当刺激 存在时 , 1和 7之间传递的永远是兴奋性冲动 B 若刺激 为寒冷 , 则 14和 13之间与 14和 16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不同 C 若刺激 作用于 P, 则该神经调节过程中共涉及 4条反射弧 D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既有感受器,又有神经中枢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解析:无论刺激 是炎热还是寒冷 , 1为传入神经 , 则 1和 7之间传递的永远是兴奋性的冲动 , 刺激 为寒冷 ,应该是促进产热 , 促进血管收缩 , 因此 14和 13之间与 14和 5、16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 , 图可知 , 当刺激 作用于 P(感受器 )时 , 可通过 4条反射弧完成体温调节过程 , 它们分别是 1 7 11 15 , 1 7 8 14 13 ,1 7 8 14 16, 1 7 11 12 13, 图可知 , 虚线框为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 也存在于下丘脑中 ,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3 (坐标图信息类 )如图所示, 分钟理论所需的氧量, 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C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A剧烈运动过程需氧量高说明剧烈运动耗能多,有氧呼吸产能多 B在运动 6、过程中血浆中乳酸的含量会增加,原因是肌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在图中可通过 2分钟内实际供氧量少于理论需氧量来说明 C剧烈运动过程中有一半 6量 D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测定血液 现无大的变化,原因是血浆中有多对缓冲物质调节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解析:分析图形可知 , 剧烈运动过程需氧量高说明剧烈运动耗能多 , 有氧呼吸产能比无氧呼吸多 , 运动过程中血浆中乳酸的含量会增多 , 原因是肌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 , 在图中可通过 2分钟实际供氧量少于理论需氧量来说明 ,烈运动过程耗氧量大于所需氧量的一半 , 说明不足一半的 量 ,果在运动过程中测定血液 发现无 7、大的变化 ,原因是血浆中有多对缓冲物质调节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对体温调节过程机理解读模糊的补救策略 (1)体温感觉中枢位于 “ 大脑皮层 ”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下丘脑 ” ;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的 “ 感觉神经末梢 ” ,它不只分布在皮肤 , 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2)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是增加散热量 , 减少产热量 , 调节方式是神经 体液调节;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增加产热量 , 又减少散热量 , 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 , 又有激素调节。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3) 8、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 、 更多。 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 , 产热增加 , 散热也增加 , 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4)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外界温度低时 , 机体产热多 , 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 , 机体产热少 ,散热也 少。 当产热多于散热 ,则体温升高;当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如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散热。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押题 1 (2016福建厦门质检 )岛素浓度升高时, 岛素浓度降低时, 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 下列说法正确 9、的是 ( ) A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A 胰岛素可以通过调控细胞膜上 B 胰岛素作为信息分子 , 可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C 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 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 “ 胰岛素浓度升高时 , 岛素浓度降低时 , , 胰岛素作为信号分子 , 只能传递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 , 其本身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 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 一旦缺少 , 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内 , 这是胰岛素无法替代的 ,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 10、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押题 2 (2015四川绵阳二诊 )如图为某男子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 (A 表示激素 )。 结合所学知识 , 回答下列问题: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 1 )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_ _ _ _ _ _ _ _ ,产生冷觉的 A 是_ _ _ _ _ _ _ _ ,其通过控制运动来调节体温的基本过程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1、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 当激素 以 B 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 _ _ _ _ _ 调节机制, 对 B 的作用效应有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 激素 的主要靶器官 ( 细胞 ) 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在血糖调节方面与其相互拮抗的激素是 _ _ _ _ _ _ _ _。 下丘脑 大脑皮层 运动时肌肉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 12、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 反馈 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肝脏 (细胞 ) 胰岛素 提高 垂体细胞代谢速率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4)人在寒冷环境下比在炎热环境下更容易集中精力 , 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_; 人在炎热环境中大量出汗后,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_增多,由垂体释放,作用于 _,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解析: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各种感觉均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运 13、动时肌肉细胞呼吸加快 , 释放的能量增多 , 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 (2)分析题图可知 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当 (甲状腺激素 )作用于下丘脑和 B(垂体 )时 , 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 (甲状腺激素 )作用于 B(垂体 )的效应为: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促进垂体细胞提高代谢速率。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3)饥寒交迫时 , 机体会通过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 , 所以 细胞 , 为胰高血糖素 , 细胞 ), 主要为肝脏 (细胞 )。 在调节血糖方面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的激素为胰岛素。 (4)寒冷环境中 , 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比炎热时的多 , 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故人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