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能力课时(9)破解高考实验题的方法技巧内容摘要:
1、能力课时 9 破解高考实验题的方法技巧 突破一 破解常规型实验题的方法 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教材上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器材的选择、 实验的操作、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 复习时要从领会实验原理出发,全方位理解和掌握实验器材、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误差分析和电学实验实物图的连接、电路图的设计等,对每一个实验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因此,必须做到 “ 四会 ” , (即 “ 会读 ” 、 “ 会选 ” 、 “ 会画 ” 、“ 会析 ”。 )才能轻松破解常规实验题。 一 、 会读 刻度尺 、 游标卡尺 、 螺旋测微器 、 天平 、 秒表 、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 、 弹簧测力计 、 电流 2、表 、 电压表 、 多用电表 、滑动变阻器 、 电阻箱等基本仪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 会读 ” 是指能正确地读出基本仪器的读数 , 读数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 为使读数正确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要注意量程。 (2)要弄清所选量程对应的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量值。 (3)要掌握需要估读的基本仪器的读数原则。 读数的基本原则:凡仪器最小刻度是 “1”的 , 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凡仪器最小刻度是 “2”和 “5”的 , 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 , 不再往下估读。 【 例 1】 (1)2014福建理综 , 19(1)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 , 示数如图 3、1、 2所示 , 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 (2)2014江苏单科 , 10(1)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 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 , 读数前应先旋紧图 3所示的部件 _(选填 “A”、 “B”、“C”或 “D”)。 从图 3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 _ 图 3 (3)2014安徽卷 , 21, (1)某同学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 3 进行了如下实验。 他先用多用表进行了正确的测量 ,测量时指针位置如图 4所示 , 得到电压表的内阻为 103 ,此时电压表的指针也偏转了。 已知多用表欧姆挡表盘中央刻度值为 “15”, 表内电池电动 4、势为 , 则电压表的示数应为_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图 4 解析 (1) 由图可知该金属杆的长度为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是 4 m m ,游标尺的读数是 10 m m m m 故测量值是 m m。 (2) 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的部件是 B ,合金丝的直径是 0 m m (3) 电压表的示数即为等效电路的路端电压,由表盘读数可知,现在的欧姆表用的是 “ 100 ” 挡,故现在的多用表内阻为 1 500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 U。 答案 (1)2)B 3) 、 会选 “ 会选 ” 是指根据实验原理及可行性选择实验方案 、 实验器材。 选择操作性强的实验方案 5、及合适的实验器材 , 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 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 例 2】 (2014北京理综 , 21)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 5中的 _(选填 “ 甲 ” 或 “ 乙 ” )。 图 5 (2)现有电流表 (0 )、 开关和导线若干 , 以及以下器材: 0 15 V) 0 3 V) 0 50 ) 0 500 ) 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 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_。 (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 解析 (1)干电池内电阻较小 , 远小于电压表内阻 , 选用甲电路时电源内电阻的测量值相对误差小。 (2)一节干电池 6、的电动势只有 左右 , 故电压表应选用量程较小的 B, 干电池的内电阻一般只有零点几欧或几欧 , 为调节方便 ,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总阻值与之相差较小的 C。 答案 (1)甲 (2)B C 三 、 会画 “ 会画 ” 一方面指在进行实验数据处理时多数情况要求找出两个物理量的线性关系 , 由实验数据画出其线性关系图线 , 图线经过大多数点 , 不在图线上的点要尽可能对称分布在图线的两侧 , 根据线性图线斜率 、 截距的物理意义求解相关物理量;另一方面指会根据所选的器材和电路原理图连接实物图。 连电路实物图的要点: (1)从电源的正极出发 , 先将干路中各器件依次连接到电源负极 , 再将支路中的元件 7、和电压表并联到电路的某两点之间; (2)连好实物图后 , 对照电路图检查一遍 , 注意检查导线的连接点是否都接在接线柱上 (导线中不应有交叉 ), 电表正负极连接是否恰当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否处于恰当位置等。 【 例 3】 (2014浙江理综 , 22)小明对 2 于是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值。 图 6 图 7 (1)图 6是部分连接好的实物电路图 , 请用电流表外接法完成接线并在图 7中画出。 (2)小明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分别测量了一段 2 并将得到的电流 、 电压数据描到 U 如图 7所示。 在图中 , 由电流表外接法得到的数据点是用 _(填 “ ”或 “ ” )表示的。 (3 8、)请你选择一组数据点,在图 7上用作图法作图,并求出这段铅笔芯的电阻为 _。 解析 (1)电压表直接测铅笔两端电压 , 由图象可知电压从 0开始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分压式 , 如答案图。 (2)因电流表外接法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 , 测得的电流偏大 , 其待测阻值偏小 , 由图知得到的数据点是用 “ ” 表示的。 (3) 用 “” 连线如图所示,这条直线的斜率 k。 答案 (1) (2)“ ” (3)四 、 会析 “ 会析 ” 是指对高中物理实验的误差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中学物理对实验误差分析的要求不高,从高考来看,一般涉及的问题是定性分析系统误差,对误差的定量分析不作要求。 在实验复习中, 9、同学们要知道误差的来源,掌握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误差分析。 【例 4 】 (2 014 海南单科, 12) 用伏安法测 量一电池的内阻。 已知该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E 约为 9 V ,内阻约数十欧,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 50 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 量程 5 V) ; 电压表 量程 10 V) ; 电流表 量程 50 ; 电流表 量程 100 m A) ; 滑动变阻器 R ( 最大阻值 300 ) ; 定值电阻 阻值为 20 0 ,额定功率为18W) ; 定值电阻 阻值为 22 0 ,额定功率为 1 W) ; 开关 S ;导线若干。 测量数据如图 8坐标纸上 U 10、图 8 (1)在下面的虚线方框内画出合理的电路原理图 , 并标明所选器材的符号。 (2)在设计的电路中 , 选择定值电阻的根据是 _。 (3)由 U _。 (4)在你设计的电路中 , 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_ _。 解析 (1)该实验通过电源的输出特性曲线计算电源内阻 , 电源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 50 故电流表选择 电源电动势约为 9 V, 故电压表选择 考虑到电流和功率 , 保护电阻选 (2) 定值电阻的功率为18W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I 25 而电路中的电流要接近 5 0 故应选 R 2 ; (3) U I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内阻,选择图象中的较远的两点用 r | |可求得 11、电源内阻约 为 ; (4) 该实验中的干路电 流应为电流表的读数加上通过电压表的电流,故该实验的系统误差来源为忽略了电压表的分流,从而使干路电流测量值偏小。 答案 (1)如图所示 (2) 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功率会超过18W , R 2 的功率满足要求 (3) 围内均可 ) (4) 忽略了电压表的分流 突破二 破解探究型、设计型实验题的方法 创新探究 、 设计实验通常是将课本上的实验做适当的变化 、创新。 试题的 “ 创新 ” 点主要体现在:改变实验探究的条件 、改变实验探究的结论 、 改变实验探究的思路 、 改变实验考查的方法 、 体现实验探究结果的开放性 、 评估实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等方面 12、。 从命题趋势上看 , 实验考查向着拓展实验 、创新实验方向发展 , 注重考查同学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此类实验一般可分三步进行: (1)找原型 :先根据实验目的和给出的条件把教材中的实验原型在头脑中完整地重现出来; (2)做对比 :将实验中所给器材与原型中器材进行对比 , 看一下少了什么器材或什么器材的量程不满足要求;再看一下多给了什么器材 , 注意多给的器材可能就是解决问题的 “ 金钥匙 ” ; (3)定方案 :根据对比结果设计电路。 【 例 5】 2014天津理综 , 9(3)现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 除 多用电表 (仅可使用欧姆挡 ); 一个电池组 E(电动势 6 13、V); 一个滑动变阻器 R(0 20 , 额定电流 1 A); 两个相同的电流表 G(内阻 1 000 , 满偏电流 100 A); 两个标准电阻 (29 000 , ) 一个开关 S、 导线若干。 (1)为了设计电路 , 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粗测未知电阻 , 采用“ 10” 挡 , 调零后测量该电阻 , 发现指针偏转非常大 , 最后几乎紧挨满偏刻度停下来 , 下列判断和做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代号 )。 估计只有几欧姆 估计有几千欧姆 1” 挡 , 调零后测量 1 k” 挡 , 调零后测量 (2)根据粗测的判断,设计一个测量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并使电路能耗较小,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该元件的符号旁。 解析 (1)因为电表指针几乎满偏 , 故可知所测电阻很小 , 只有几欧姆 , 所以选项 据欧姆表的特点 , 若要进一步精确测量 , 应换用小倍率 , 并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 所以选项 (2)根据伏安法测电阻原理和串、并联电路规律,可将一个电流表串联电阻 一个电流表并联。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能力课时(9)破解高考实验题的方法技巧
相关推荐
1、实验 十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注意事项 多用电表使用的几个注意事项 (1)电流的流向:由于使用多用电表时不管测量什么 , 电流都要从电表的 “ ” 插孔 (红表笔 )流入 , 从 “ ” 插孔 (黑表笔 )流出 , 所以使用欧姆挡时 , 多用电表内部电池的正极接的是黑表笔 , 负极接的是红表笔。 (2)要区分 “ 机械零点 ” 与 “ 欧姆零点 ” : “ 机械零点 ” 在表盘刻度左侧
1、实验七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 一 、 螺旋测微器 如图 1所示是常用的螺旋测微器。 它的测砧 上,旋钮 D、微调旋钮 D和可动刻度 E、测微螺杆 过精密螺纹套在 图 1 测微螺杆 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 0.5 旋钮 .5 而可动刻度 0等份 , 每转动一小格 , 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 读数时误差出现在毫米的千分位上 , 因此 , 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1、课标版 物理 第 1讲 运动的描述 一、参考系、质点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 的物体。 (1)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 的点 ,它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 实际上并不存在。 (2)物体能看做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 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 可以忽略。 自测 1 (辨析题 ) (1)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 ( ) (2)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 ) 答案 (1) (2) 不动 有质量
1、实验八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注意事项 本实验中被测小电珠灯丝的电阻值较小 , 因此测量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本实验要作出 I 要求测出一组包括零在内的电流 、 电压值 , 故控制电路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为保护元件不被烧毁 , 开关闭合前变阻器滑片应位于图中的 加在小电珠两端的电压不要超过其额定电压。 误差分析 内阻并非无穷大 , 对电路的影响会带来误差 , 电流表外接 ,
1、实验九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注意事项 为了使电路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 , 电池的内阻宜大些 , 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 1号干电池。 读数要快: 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 , 电动势 内阻 因此 , 实验中不要将 读电表要快 , 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 r: 要测出不少于 6组 I、 且变化范围要大些 , 用方程组求解时 , 要将测出的 I、 第 1和第 4为一组 、 第 2和第 5为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