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1课件 2.4 中国现代诗二首(一)内容摘要:

1、 二 单元 诗意地栖居 课 序 题 目 作 者 学习目标 4 中国现代诗二首( 一 ) 闻一多 /徐志摩 理解两首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体会两首诗中对诗歌 “ 三美 ” 主张的体现。 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把握诗歌的主题。 5 中国现代诗二首( 二 ) 戴望舒 /卞之琳 理解雨巷中象征手法和回环复 沓手法的运用。 理解寂寞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领会诗人所表达的对理想的追求和人生的感慨 , 把握诗歌的主题。 6 中国当代诗二首 曾卓 / 海子 体会两首诗歌在意象选取上的特色。 体会两首诗质朴的语言风格。 懂得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的崇高和可贵 ,树立生命宝贵、珍爱生命的理念。 学法提示 1 2、 知人论世 ,以察诗情。 对于作者 ,我们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风格。 通过了解作者 ,知人论世 ,这对诗歌的鉴赏很有帮助。 诗歌鉴赏不应忽视对其创作背景的了解。 这里所说的背景 ,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 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些方面 ,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而 ,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 ,就应当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 2 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体味意境的方法是 ,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 ,去理解、感受 “ 此时 ”“ 此景 ” 中 “ 此人 ” 的 “ 此情 ” 是什么。 3 歌虽然是抒情文体 ,但是 3、任何情感抒发都有一个出发点 ,也就是 “ 缘起 ”。 尤其是抒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充分体现了抒情诗歌情感的丰富性、表达 的技巧性 ,也体现了诗人通过情感态度折射出对这个世界的价值认定方式。 学习这种类型的诗歌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具体准确地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 ; 二是看清诗人表达情感的切入角度 ; 三是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情感的丰富性。 中国现代诗二首 (一 )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 赏析 诗人借助一朵水莲花在凉风中表现出的婀娜娇羞 , 4、描摹了日本少女的温柔缱绻、美丽多情和柔情似水。 尤其是 “ 最是那一低 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成为人们浅吟低唱的名句。 诗人没有从自己的角度来写 ,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不愿意离别对方 ,而是从对方的角度来写 ,写对方的动作情态和语言 ,写自己对对方的感受 ,表现对方对自己的依依不舍 ,写对方的温柔娇羞、情意绵绵、蜜甜可爱。 正是以彼写此 ,以少胜多 ,互为补充 ,含蕴丰富 ,扩大了诗歌的容量 ,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这一点 ,在再别康桥的 “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中也有所体现。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死水 :本诗写于 19 5、25 年。 留美期间 ,诗人饱受民族歧视之苦 ,倍 感离群孤雁的寂寞和酸楚 , 思乡思国之情油然而生。 1925 年回国之后见到的却是军阀统治下的破碎山河和哀鸿遍野的苍凉现实 ,于是他大呼 : “ 这不是我的中华 ” 爱之深责之切 ,诗人正是在这种矛盾悲愤的心情下写出死水的。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再别康桥 :徐志摩 1918 年赴美留学 , 1 9 2 0 年赴英国 ,就读于剑桥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 ,在此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 ,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 1928 年秋诗人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 ,表现了一种 6、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 ,即剑桥 ,英国著名的剑桥 大学所在地。 康桥的一切 ,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如今他又要和它告别了 ,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 ,开启了诗人的性灵 ,唤醒了他心中久蛰的激情 ,于是诗人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 1 8 9 9 1 9 4 6 ) ,湖北浠水人。 著名诗人、学者。 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 ,诗论诗的格律等。 2 1 8 9 6 1 9 3 1 ) ,名章垿 ,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 3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 7、重要的诗歌流派 ,自 192 6 年春始 ,以北京的晨报副刊 诗镌为阵地 ,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 “ 自由诗人 ” 忽视诗艺的作风 ,提倡新格律诗 ,主张 “ 理性节制情感 ” ,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 ,从理论到实践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4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 “ 三美 ” 主张 : “ 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 ( 音节 ), 绘画的美 ( 辞藻 ), 并且还有建筑的美 ( 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 新月派诗人实践其主张的新诗被称作 “ 新格律诗 ”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 “ 新格律诗派 ”。 首 8、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 . 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浠水 青 荇x n g 漪沦 漫 溯罗 绮笙箫 s h n g 菌 霉 菌悄 悄悄 菌子 j n 悄然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 . 写汉字 词语 易错字 词语 易错字 铁 g u n 罐 长 篙 g u n 溉 灌 蒿 狗 獾 s n g 山 嵩 q u n 骨 颧 斑 l n 斓 发 j i o 酵 l n 沧江 澜 x i o 喘 哮 l n 言 谰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3 . 解词义 ( 1 ) 漪沦 : 9、水上的波纹。 运用 提示 :该词现已不用 ,现常用 “ 涟漪 ”。 ( 2 ) 爽性 :索性。 ( 3 ) 招摇 :文中指水草摆动。 运用 提示 :该词这一义项现已不用 ,常用意为 “ 故意张大声势 ,引人注意 ”。 ( 4 ) 斑斓 : 灿烂多彩。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 . 辨近义 ( 1 ) 绝望 失望 辨析 :两者都表示希望落空 ,但词义轻重不同。 “ 绝望 ” 表示希望断绝 ,毫无希望 ,程度较重。 “ 失望 ” 表示感到没有希望 ,失去信心 ,希望落了空 ,程度较轻。 例句 : 他们威胁他 ,搜索他 ,结果却连一个铜元也没有 ,失望 之 10、余就抢走了他的怀表和钢笔。 听到儿子白血病确诊的 消息 ,她彻底 绝望 了。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 2 ) 沉淀 沉积 辨析 :作动词时 ,两者都有积累的意思。 “ 沉淀 ” 比喻凝聚、积累 ,可用于具体事物 ,也可用于抽象事物 ; “ 沉积 ” 比喻沉淀、积累 ,多用于抽象事物。 例句 : 正宗传统的西安凉皮 ,要把面粉和好后醒发 ,然后把面团不停地揉搓两小时 ,直到淀粉质都去得差不多了 ,再 沉淀 8 个小时 ,最后才上屉蒸。 据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 ( N A S A ) 好奇号漫游器最近观察 ,火星上的夏普山是几千万年前由一大片湖床的 沉积 物 11、逐渐累积形成的 ,这个湖床是盖尔陨石坑。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一 把握两诗中的意 象及其象征意义 死水 1 .死水一诗写到了哪些意象 ? 分别对应死水中的哪些事物 ? 提示 :翡翠 破铜 ,桃花 烂铁 ,罗绮 油腻 ,云霞 霉菌。 2 美 ” 的 ? 提示 :从色彩、形状、声音几个方面描绘了死水的特点。 再别康桥 3 .再别康桥一诗写到了那些意象 ? 提示 : “ 西天的云彩 ” 、 “ 河畔的金柳 ” 、 “ 软泥上的青荇 ” 、泛着 “ 柔波 ” 的康河、 “ 榆阴下的一潭 ” 、 “ 沉默 ” 的夏虫等。 4 提示 :这些意象构成了 12、一幅宁静、清丽的画面 ,融入了诗人对康 桥的深沉的爱和淡淡的离愁别恨。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二 理解诗歌 “ 三美 ” 主张在诗歌中的体现 知识窗 诗歌的 “ 三美 ” 主张 诗歌的 “ 三美 ” ,即 “ 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 ,是由闻一多倡导的 ,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 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 ,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首 页 知导学 难探究 写拓展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1 三美 ” 主张在死水中是如何体现的 ? 提示 : ( 1 ) 色彩鲜艳的词汇 ,如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五彩缤纷的罗绮、鲜艳照人的云霞等 ,充分体现了诗歌的绘画美 ; ( 2 ) 从诗歌的外形看 ,每句九字 ,每节 四句 ,排列整齐 ,富有建筑美 ; ( 3 ) 诗歌双行押韵 ,每节一韵 ,从内在的韵律来看 ,每句四顿 ,富有音乐美。 2 别康桥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 提示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 ,结构上也相似 ,读起来节奏也相同。 这种手法叫作 “ 回环往复 ” ,在诗经中就叫作 “ 复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