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六上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第3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分析。 题目已知条件问 题 第 (1)题运走了 5/ 9,运走了 300 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 第 (2)题运走了 5/ 9,还剩 240 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 教师:通过列表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两道题都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不同的是:前一题运走的吨数与运走的分率是直接对应的,而后一题告诉了运走的分率和剩下的吨数,也就是说告诉的分率和数量没有对应。 教师:像这 样的问题该怎样解答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在前面解决问题中,我们经常用到哪些分析方法呢。 让学生对照板书说出前面用到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画图分析法、找等量关系和分析数量关系等方法。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在这几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先独立分析,再小组交流,最后抽学生汇报。 教师:有采用画图分析法来解决问题的吗。 请一个同学来汇报一下。 在选择用画图分析法解决问题的学生中选一名学生代表汇报。 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线段图: 说出自己的。西师大版数学六上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第3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目标 )的有关概念; 灵活的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检测题 一 0改写成用含 . x+3y= x=y= . x与 y 互为相反数,且 3. x= ,y= . 4.当 x= , y= 时, x与 . 0度,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度和 度 . 二、解方程组 1. 2. 3. 4. 20分钟后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 x+3y= s+2t=7 , 5 ; 3x =0 ,
6(周 )。 教师:黑板上是几个同学的解法,我们来听听他们解决的思路是什么。 对于假设具体的数据的解法,重点分析第一种,让学生 说出具体的数量关系。 (如果学生说不太清楚,指导说出甲队的工效,乙队的工效,怎样求的合修的时间 ) 教师:哪些同学是假设的 300 米的,假设 60 米的呢。 举手看一看。 对用分率进行解的方法,老师作重点追问:他的想法跟大家不一样,让他自己说说想法。 提问:这里的 1
都很好。 其实,中国古 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 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 所谓“赤字”,就是因此而来的。 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 0 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 ”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 6℃记作 6℃,读作负 6 摄氏度;零上 6℃记作+6℃,读作正 6 摄氏度或 6 摄氏度。 (2)巩固练习。 同学们
4) 小结:当积的位数不够时,用 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 ; ( 5) 展示 :学生 作品。 ( 1) 探索纯小数相乘的规律。 ① 计算 = = = =。 ② 展示结果后观察这些算式的因数和积有什么特点。 ③ 讨论汇报。 ④ 点评: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对乘积进行估计,从而检验计算结果。 ( 2) 探索因数大小变化引起积的大小变化的规律。 ①计算
1、 生活中的不等式 学习目标 : 1、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式,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经历由具体问题建立不等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 自学指导 一 : 时间: 5分钟 认真看课本第 118页 “试一试” 1、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式。 2、你能用数学式子表示“试一试”中的关系吗。 3、这些数学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数学式子吗。
用二元一次方组解决实际问题(二) 学习目标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相等关系。 自学指导一: 5分钟 中怎样设未知数。 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并填入表格。 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答检测一 . 自我检测一: 4分钟 课本 109页练一练第 1题 . 自学指导二: 课本 108页问题 4 5分钟 中的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 中的表格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 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