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下追寻达尔文的足迹备课案内容摘要: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取与生命起源有关的问题,以科学家们探究生命起源之谜的故事激励学生持续进行探究,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说,寻找有关科学证据,关注科学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最新说法。 教学 反思 沙子口小学备课案 周次: 课题 恐龙的灭绝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让学生通过研究了解到化石是地球的日记,或是可以让我们了解地球的过去。 目的要求 1.通过对 恐龙化石资料的搜集,体验到科学验证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能运用已有知识对恐龙灭绝原因做出科学假设。 2.学习科学的整理资料的方法,对查找到的资料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整理归类,形成目录。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搜集资料,分析、整理、筛选的过程,以及灵活运用资料进行表述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合作的能力。 对化石的认识。 教学准备 图片、文字、视频资料 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法 学法指导 质疑,问难法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肯定通过 各种渠道了解了很多关于恐龙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认识多少种恐龙。 活动过程: 一.猜猜看: 1.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准备好的恐龙图片,让学生来说分别是哪种恐龙,并让学生适当的介绍自己所了解到的有关于这些恐龙的知识。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2.谈话:同学们通过以前的积累和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恐龙的知识,除了老师刚才出示的恐龙外,你还认识哪些恐龙。 请你向大家来介绍一下。 学生通过课前准备的恐龙模型和资料,介绍自己认识的恐龙,在介绍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3.重点介绍 青岛龙。 教师出示青岛龙的图片,向学生提问:如果你认识这种恐龙,那么老师真的很佩服你。 学生如果能认识青岛龙,则让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自己介绍有关于青岛龙的知识。 如果学生没有准备相关知识,则由教师进行总结,出示有关青岛龙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恐龙离我们并不遥远。 重点介绍青岛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发现的完整的恐龙化石。 同时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介绍恐龙化石: 谈话:刚才我们知道了新中国首次发现的恐龙化石是青岛龙的化石,那么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是谁最早发现的恐龙化石吗。 如果你查找到了相关资料。青岛版科学六下追寻达尔文的足迹备课案
相关推荐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 选两组学生制作的电磁铁,比赛哪组制作的电磁铁吸的大头针多。 2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异议,导入新课。 二 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1 猜想: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3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提醒:做好实验记录。 4 汇报交流试
上,要体现开放性的特点,如可以准备教科书提示的实验用的主体材料 —— 手钻、木板、砂纸、钢条等,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法准备实验材料。 只要学生能想到的、能找到的都可以。 教师课前也应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准备有关古代人用火的音像资料。 三、 教学过程: ( 一 ) 导入新课。 引出关于钻木取火的话题,导入新课
实验验证。 在实验前先来看这几张图片(出示有关火炉、锅炉等图片) 看了这几张图片,请同学们联想一下锅炉烟囱冒烟时的情景,烟囱里的烟直往上冲, 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简单汇报:说明烟 囱里有“风”吹出) 我们能不能设计模拟烟囱里风的实验。 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想一想,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你认为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 可乐瓶为什么做成这样的。 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呢。 小组同学先互相商量一下。
们一起分享大家的收获吧。 生汇报 “ 字符显灵 ” 的研究 生:我们认为字符上显字并不是神灵在保佑,关键应该是那瓶神水。 应该是碘酒。 仙姑事先用米汤在纸上写好字,淀粉遇碘酒会变蓝,所以滴上神水后纸上会显现出字迹。 大家可以看,(生展示实验结果) 师:第二道符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 :我们分析应该是仙姑事先用蜡笔在纸上画好图后,涂上墨水,因为油水分离,所以图就会显现。 师:世上本没有神灵,可有些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5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1)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2.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1. 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岭南小学六年级有 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 ,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造图。 )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洋葱的表皮并不是像用肉眼看到的那样,仅仅是一层近似透明的薄膜,而是由很多小格子构成的。 这些小格子是细长的,两头比较尖,一排排的,排列得很整齐、很紧密。 这些小格子叫做细胞。 (板书课题)每一个小格子是一个细胞。 细胞由四部分构成:周围是细胞壁和细胞膜,中间有细胞核,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是细胞质。 细胞很小,用肉眼看不见,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大约放大了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