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三历史 1.1《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ppt课件内容摘要:
1、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学习目标 知识图解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 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 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一 二 三 四 一、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 1 . 原因 ( 1 ) 第二次工业革命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2 ) 伴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 , 垄断组织 产生。 2 . 概况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 垄断资本主义 阶段。 二 三 一 四 3 . 影响 ( 1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很快将世界瓜分完毕 ,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体系形成。 ( 2 ) 在瓜分世界的 2、过程中 , 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变化。 老牌的经济强国 英国 和法国实力下降 , 被后起的 美国 和德国超过。 ( 3 )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希望按照 实力的强弱 重新瓜分世界 , 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发生矛盾 , 两者间的冲突呈现 全球性。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 ,列强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 ,世界战争不断发生 ,这些矛盾和战争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 三 一 四 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1 . 背景 ( 1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各帝国主义列强从各自的利益出发 , 结成军事集团 3、, 并扩军备战。 ( 2 ) 三对基本矛盾 : 法德矛盾 : 法国力图报 普法战争 失败之仇 , 而德国力图压制法国。 俄奥 矛盾 : 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英德矛盾 : 主要围绕 殖民地 问题 , 英德矛盾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 二 三 一 四 2 . 形成 ( 1 ) 三国同盟 : 1 8 7 9 年 , 德奥同盟条约在 维也纳 签字 , 规定 : 如缔约国一方遭到第三国进攻 , 缔约国另一方应以其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 , 并不得单独 媾和。 在 俾斯麦 的竭力拉拢下 , 同法国争夺 突尼斯 遭受失败的意大利于1 8 8 2 年加入德奥同盟 , 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 2 4、) 三国协约 : 三国同盟建立后 , 法俄开始接近 , 并于 1 8 9 2 年缔结军事协定 , 法俄同盟正式形成 , 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初步形成。 随着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 英国放弃了传统的 “ 光荣孤立 ” 政策 , 于 1 9 0 4 年和 1 9 0 7 年分别签订了英法协约、英俄协约 ,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最终形成。 二 三 一 四 无论是三国同盟还是三国协约 ,都是帝国主义的军事集团 ,它们在争夺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 二 三 一 四 三、疯狂的军备竞赛 1 . 主要表现 ( 1 ) 各国纷纷增加本国的军费开支 , 其中 德国 5、 增加最多。 ( 2 ) 扩大 海军 是军力竞争的主要内容。 竞争主要在 英德 两国之间进行 ,德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海军强国。 ( 3 ) 研制新式武器 : 飞机 、飞艇、 坦克 、潜艇、鱼雷、新式枪炮等新式武器先后问世。 2 . 影响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 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 三 一 四 英德两国军备竞赛的重点为什么是海军 ? 提示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英国仍然是世界头号殖民主义国家 ,海上霸权是其维持殖民帝国和海外贸易的有力保障。 19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德国从争夺欧洲的 “ 大陆政策 ” 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 “ 世界政策 ” ,为与英国争夺海上 6、霸权 ,加紧扩建海军。 德国疯狂地扩充海军 ,威胁到英国的海上霸权 ,这是英国所不能容忍的 ,于是与德国展开了造舰竞赛。 二 一 三 四 四、萨拉热窝事件 1 . 背景 一战前夕 , 欧洲的 巴尔干半岛 成为 “ 火药桶 ”。 ( 1 ) 19 世纪晚期到 20 世纪初 ,塞尔维亚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相继摆脱 奥斯曼帝国 的统治 , 获得独立。 ( 2 ) 俄国 和奥匈帝国加紧了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 , 1908 年 , 奥匈帝国 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 2 . 概况 1 9 1 4 年 6 月 , 奥匈帝国 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 , 6 月28 日 7、, 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遭到 塞尔维亚 民族主义者的枪杀 , 史称萨拉热窝事件。 二 一 三 四 3 . 影响 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 , 首先向 塞尔维亚 宣战 , 不久欧洲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参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全面爆发。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 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 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加剧 , 出现了跳跃式的不平衡。 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世界上的位次发生了变化 :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退 8、居世界第三、四位 , 新兴的美国、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二位。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 , 造成了实力与所占殖民地倒挂的状况。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世界已经基本被瓜分完毕 , 于是在欧洲形成了新兴的德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争夺霸权 , 重新分割世界的局面。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 .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 加剧 , 欧洲形成了三对基本矛盾 , 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围绕着这三对基本矛盾 , 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 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激烈争夺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 . 1 9 1 4 年 6 月发生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9、 , 终于给帝国主义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 ,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 1 】 英国首相 1898 年说 : “ 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 1830 年或者1 8 6 0 年那样 只限于欧洲问题 , 而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 ” 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 ( ) A . 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 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C. 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 D. 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 解析 : 19 世纪末 ,随着帝国主义阶段的到来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由西方转向全世界。 从材料中的 “ 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 ” 可以看出 10、 ,当时大国之间的斗争是对世界市场和殖民地的争夺。 答案 : 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走出误区 解答本题 ,易误选 A 项。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 ,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与此相适应 ,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抢占殖民地 ,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主要是与以商品输出为主的经济侵略相适应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世界性战争的原因 1 .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 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将世界瓜分完毕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 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 .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 11、平衡 , 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进而形成了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 战争必然由帝国主义国家蔓延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3 . 科技成果和巨大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 , 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 进而形成世界性战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 2 】 下列有关到 20 世纪初才出现世界性战争的原因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 ) A . 1 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B. 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段 C. 少数大国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 D. 欧洲开始衰落 解析 : D 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而非原因 ,当时欧洲依然是国际政治、经济中 12、心。 答案 : D 1 2 3 4 5 1 下列不符合 19 世纪晚期世界历史发展特点的是 ( ) A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 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 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激烈 C. 欧洲开始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D. 英国调整与法俄的关系 , 正式结成三国协约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 “ 1 9 世纪晚期 ” , A 、 B 、 C 三项均发生于这个时间段 ,而 D 项中 “ 正式结成三国协约 ” 发生在 1 9 0 7 年 ,不符合题目的时间要求。 答案 : D 1 2 3 4 5 2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 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 : “ 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 13、, 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 , 也是你们的利益。 不摇晃梯子 , 不掀翻桌子 , 只要维持现状就好。 ” 你认为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 ( ) A .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 19 世纪末 ,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程中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德国、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 ,但从国家经济实力来讲 ,英国仍然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上霸权。 从这个角度看 ,英国仍是当时世界第一强国 ,所以英国不愿改变现状。 答案 : A 1 2 3 4 5 3 一战前 , 在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 , 德国的军队人数增加最快。 其原因 14、是 ( ) A . 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B. 其他国家实力减弱 , 难以维持军费开支 C. 德国发动战争的要求最为迫切 D. 英法等国支持德国对外扩张 解析 :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如美国 ,排除 A 项 ;当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都在发展 ,只是发展速度有差异 ,排除 B 项 ; D 项明显错误。 答案 : C 1 2 3 4 5 4 若在下列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 , 应写上 ( ) A . 克里米亚 B. 凡尔登 C. 列克星顿 D. 萨拉热窝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 “ 三国同盟 ”“ 三国协约 ”“ 危险的巴尔干 ” 等信息 ,可以判断这是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情景的漫画 ,标记处意为导火索 ,故最合适的文字说明是萨拉热窝。 答案 : D 1 2 3 4 5 5 ( 图文探究 ) 图 1 到图 2 的变化反映了英国一贯的外交政策 , 认真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 探究 : ( 1 ) 长久以来 , 英国对欧洲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 为什么 ? ( 2 ) 20 世纪初 , 英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为什么 ? 1 2 3 4 5 参考答案 : ( 1 ) 大陆均势政策。 希望欧洲大陆出现强国对峙的局面 , 便于英国插手欧洲事务。 ( 2 ) 英国与法国、俄国结盟。 英德矛盾激化 , 自身实力相对下降 , 寻求盟友打击主要对手。(人民版)选修三历史 1.1《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ppt课件
相关推荐
1、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学习目标 知识图解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一 二 三 一、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 .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 1 ) 背景 : 1 9 2 9 年 经济危机 的打击。 纳粹党利用当时的 民族复仇情绪 和人们对现实状况的不满 , 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1 9 3 3 年 希特勒 出任德国总理 , 掌握了国家政权。 ( 2 )
1、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了解 “ 文化大革命 ” 对民主的践踏 , 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 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 . 说出政治建设的曲折史实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2 . 通过 “ 文化大革命 ”
体积 .(用定积分求解 ) y= ,直线 y=x2 及 y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 A. C. F(x)=5x2(力单位 :N,位移单位 :m)作用下 ,沿与 F(x)成 30176。 方向作直线运动 ,则由 x=1 运动到 x=2 时 F(x)做的功为 ( ). A. J B. J C. J J y= 与 x 轴围成的平面图形绕 x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为 . y=x2和直线
1、专题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一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学习目标 知识图解 1 . 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 , 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 . 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 , 评价其历史地位。 一 二 三 四 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及其争霸计划 1 . 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 ( 1 ) 基本形势 :
1、三 大战的新阶段 学习 目标 知识图解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 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一 二 三 四 一、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1 . 三国结成政治同盟 ( 1 ) 原因 : 一战后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 它们的扩张行为使它们在国际上 陷入孤立。 它们试图打着 “ ” 旗号 , 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x. 二、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 1.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 1) 039。 C (C为常数 ); ( 2) 1)39。 ( nn nxx ( Qn ); ( 3) xx cos)39。 (sin ; ( 4) xx sin)39。 (cos ; ( 5) aaa xx ln)39。 ( ; ( 6) xx ee )39。 (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