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二 7.9《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ppt课件内容摘要: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实验目的 通过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实验原理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方法 1 :若以重物下落的起始点 O 为基准,设重物的质量为m ,某一时刻物体下落的瞬 时速度为 v ,下落高度为 h ,则应有m g h 12m 助打点计时器,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 h 和该时刻的 2、瞬时速度 v ,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方法 2 :任意找两点 A 、 B ,分别测出两点的速度大小 vA、 h . 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应有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测定第 n 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测出第 n 点的前、后相邻的两段相等时间 T 内下落的距离 1,由公式 vn 12 T,或由 vn 1 12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三、实验器材 铁 架台 ( 带铁夹 ) ,打点计时器,重物 ( 带纸带夹子 ) ,纸带数条,复写纸,导线,毫米刻度尺,学生电源 ( 交流 4 6 V)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四、实验步骤 1 安装装置:如图所 3、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并用导线将打点计时器与交流电源相连接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打纸带:把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重复几次,打下 3 5 条纸带 3 选纸带: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在第 一个点及距离第一个点较远的点上依次标上 0 、 1 、 2 、 3 、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4 测距离:测出 0 到点 1 、点 2 、点 3 、 的距离,即为对应的下落高度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五、数据处理 1 4、 利用公式 vn 1 12 T,计算出点 1 、点 2 、点 3 、 的瞬时速度 . 2 要验证的是12m 12m 2m h ,只需验证12122g h ,因此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m .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3 验证:通过计算,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122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六、误差分析 产生原因 减小方法 偶然误差 测量 测量时都从第一个点量起;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系统误差 空气和 摩擦阻力 安装打点计时器时,使两限位孔中线竖直; 选择质量适当大、体积尽量小的重物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七、注意事项 1 先接通电源打点,后释 5、放纸带 2 选取纸带: ( 1) 要验证12m m 须保证纸带上的第一点为重物静止释放时打的点,所以前两个点的间距为 h 122 ( m 2 m m .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 要验证12m 2m m g 时选择纸带不需要满足前两点间距接近 2 m m . 3 计算速度时不能用 v v 2 否则就犯了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错误 4 测量下落高度时,为减小实验误差,后边的点应距起点较远,在测量各点到起点的距离时,应当用刻度尺从起点量起,一次性读出各点到起点的距离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例 6、1 在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的实验中,有下列 A 至 A 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B 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C 更换纸带,重新做实验 D 让重锤固定在纸带的一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的另一端 实验原理 与实验步骤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E 选择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出重锤下落的高度 h2、 、 出对应的瞬时速度 分别算出12较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 否相等 ( 1) 以上实验步骤按合理顺序排列应该是 _ _ _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 某同学在进行实验时,获得了数条纸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_ A 必须挑选第 7、 1 、 2 两点间的距离接近 2 c m 的纸带进行测量 B 在纸带上可以选取点迹清晰的、方便测量的某点作为计数点的始点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C 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到第一点之间的距离,得到重锤下落的相应高度 、 用公式 v 1 12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解析 ( 1)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为 ( 2) 若从打第一个点开始测量,则必须选第 1 、 2 两点间距接近 2 m m 的纸带;若从某个清晰的点开始测量,也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但应该用12m 2m h 的形式,故 A 错误, B 正确;由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可知, C 、 D 均正确 答案 ( 1 8、) ( 2)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本实验采用自由落体法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即通过纸带下落,比较重力势能减少量 m g h 和动能增加量 2m 2m 键是测量下落的距离和重物的始末速度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同学采用12m v2m g h 验证,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A 用天平称出重物和夹子的质量 B 固 定好打点计时器,将连接重物的纸带穿过限位孔,用手提住,且让手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C 松开纸带,接通电源,开始打点并如此重复多次,以得到几条打点纸带 D 取下纸带,挑选点迹清 9、晰的纸带,记下起始点 O ,在距离 O 点较近处选择几个连续计数点 ( 或计时点 ) ,并计算出各点的速度值 E 测出各点到 O 点的距离,即得到重物下落高度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在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步骤是 _ ;有错误或不妥的步骤是 _( 填写代表字母 ) ; 更正情况是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答案 见解析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解析 ( 1) 因本实验是通过比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需要知道动能的具体数值,因而 不需要测出重物和夹子的质量,故步骤 A 是多余的 有错误或不妥 10、的步骤是 B 、 C 、 D ,原因和更正办法分别是: B 中 “ 让手尽量靠近 ” 应改为 “ 让重物尽量靠近 ” ,因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应从与重物靠近的纸带开始打点,不致留下过长的空白纸带,纸带也不宜过长,约 40 c m 即可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C 中应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因为只有当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让重物下落,才可保证打第一个点时重物的初速度为零,并且使纸带上的第一个点是清晰的点 D 中应将 “ 距离 O 点较近处 ” 改为 “ 距离 O 点较远处 ” ,因为所取的各计数点 ( 或计时点 ) 应尽量是重物自由下落运动 的真实记录,而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开始工 11、作后不一定很快就能达到稳定状态,同时开始的几个点比较密集,会增加长度测量的误差 .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例 2 如图甲为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在实验中,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周期 T s ,自由下落的重物质量 m 2 k g . 如图乙为某同学实验后选出的一条理想的纸带, O 点是打出的第一个点, A 、 B 、 C 是在纸带上取出的三个计数点, 间各有一个点未画出经测量得 A 、 B 、 C 三点到 O 点的距离分别为 c m , 20.6 c m , c m ,取 g 9.8 m /成以下问题: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1) 纸带的 _ 端 ( 填 “ 左 ” 或 “ 右 ” ) 与重物相连; ( 2) 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 O 点和 _ _ 点来验证机械能。(人教版)物理必修二 7.9《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ppt课件
相关推荐
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学案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目标定位 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 会用打出的纸带求瞬时速度 . 并能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了解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 使用 (填 “ 交流 ” 或 “ 直流 ” )电源的计时仪器 , 当电源频率为 50 它每 隔 打 一次点 可以记录物体运动 的 及在一段时间内
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学案 2 时间和位移 目标定位 能区分给定的时间表示时刻还是时间间隔 . 知道位移不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 标量的区别 , 知道位移是矢量 .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时刻和时间间隔 问题 设计 (1)电台报时一般这样说: “ 现在是北京时间八点整 .” 听评书连播节目时 , 最后播音员往往说: “ 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听 .” 这里两个 “ 时间 ” 的含义相同吗。
南方 北方(板书) ④炊煮燃料:(板书) ⑶ 、居住(板书) ①、住房条件(板书) ②、家具(板书) ⑷、交通工具(板书) ①、陆路(板书) ②、水路(板书) 提问: 宋代城乡居民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怎样。 宋代城乡居民衣、食、 住、行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小结: 五、作业: 做同步练习册 学生答 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 抽 35 位学生讲一讲当今家乡的衣、食住、行的情况。
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学案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目标定位 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 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具有相对性 .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质点 问题 设计 00米飞人大戓 , 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 9秒77逆转摘金 能否把他看成一个 “ 点 ”。 在研究博尔特百米比赛所用的时间时 , 能否把他看成一个 “ 点 ”。 答案 丌能 能 知识探究 小伟想研究火车的运行时间 ,
响的过程。 ) 师:西晋灭亡以后,内迁各族乘机纷纷建立政权,我国历史进入了 东晋十六国时期。 (出示东晋十六国形势图)那么,是谁最终结束了十六国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北方呢。 生:是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 珪。 师:(由学生介绍最好)鲜卑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生活以游牧为主。 东汉末年开始迁往内地,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学习农耕技术,过定局生活。 386年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8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课标定位 1. 知道机械能的概念,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能根据动能定理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间的关系,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守恒条件,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