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内容摘要:
; 三是比较水和油的沉浮情况。 一、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桌子上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什么材料。 预设:试管,水 ,食用油,滴管,面巾纸,试管架。 师:这节课我们就比较水和食用油,关于水和油,同学们想想有哪些不同。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 认识实验用具。 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引出本课的主题。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了解学生的原 有认知。 二、主要活动 活动一、利用感官观察比较水和食用油 1.确定方法:比较水和食用油可以用哪些方法呢。 预设 1:看,听,摸,闻,尝。 预设 2:教师追问:尝的方法合适吗。 为什么。 策略 2:尝是不卫生的,不安全的。 不合适。 2.确定记录的方式:维。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
相关推荐
1、现代物理学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什么。 分别是由谁提出的 ? 提示: 相对于牛顿的经典物理学 (力学 )而言的 ;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 两大理论的提出者分别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和美籍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和量子理论的创始人普朗克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代表人物 2005年是爱因斯坦逝世 50周年,同时也是他提出狭义相对论 100周年。
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提醒学生举手回答) 生:我发现水滴在蜡纸上要比油滴圆。 师:那水滴和油滴在玻璃和报纸上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动手看一看,画一画吧。 把你们的观察结果填在记录卡二上,注意我们的温馨小提示。 开始。 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你们亲自动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1:我发现了水滴在玻璃上比油滴圆。 生 2:我发现了水滴在 报 纸上也比油滴圆 ,并且很快就晕开了
1、他和鲁迅、蔡元培、孔子等 40位中华文化名人的雕塑“落户”中华世纪坛,在这个“国家先贤祠”里,供全国人民瞻仰纪念。 他的一帧帧画像,更是同孔子、牛顿、爱因斯坦等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一起,走进了神州大地的中小学校,在莘莘学子中竖起了无数心碑,成为千百万青少年的人生楷模和前进的路标。 他就是李四光。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课程标准: 了解杰出的科学家李四光的主要事迹
1、 人们普遍认为,牛顿是大科学家,是近代科学的象征。 他生前就成为科学界的主宰,几乎被当作偶像崇拜。 他作为英国皇家学会连任 24年的终身会长,法国科学院至尊的外国院士,还兼任英国造币局局长和国会议员,并前所未有地被封为贵族,获得爵士称号。 他死后作为自然科学家又第一个获得国葬,长眠于威斯敏斯特教堂,还是历代帝王和第一流名人的墓地。 牛顿身后的声望有增无减。 他不仅以不朽的著作
1、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行路难 的谱写者 他是 其雕塑和孔子、鲁迅等中华名人 一起 “ 落户 ” 在中华世纪坛 曾是前清进士、同盟会员、 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把 “ 中国贫油论 ” 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建人 1 中国地质学家 李四光 第 3课 2 如想了解一个历史人物的 主要生平,可用哪些 方法。 3 1889年 出生于湖北黄冈 1904年 破格选送日本留学, 学习 专业
轻轻挤压,像这样,不可以太用力哟。 ) 师:你会用滴管了吗。 生:会了。 师:为了更准确地比出水滴和油滴的不同,我们滴液滴时还要注意什么呢。 ( 1)生:要让水和油一起滴 师:一起滴在什么地方。 是不是水滴在纸上,油滴在玻璃上。 生:不是,要一起滴在同一 个物体上。 ( 同时滴在同一物体上 ) 师:你们考虑得很对,呆会儿两位同学可以把水和油同时滴在玻璃上,观察记录后再把它们同时滴在纸上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