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上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说课稿内容摘要:
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 、 难点 人 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教学 准备 : 人体模型 三 、 教学 过程 (一)引入 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 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 1)小组讨论或。教科版科学四上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说课稿
相关推荐
读课题吧。 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观看食盐溶解的对比实验,让学生通过获得物质溶解对比实验的方法。 探究活动 1:《搅拌影响溶解》(搅拌加快红糖的溶解) 学生根据获得的实验方法做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两个盛同样多水(大约 30毫升)的杯中,用筷子搅拌其中的一杯水
1、+11 2 8 1 +1 1 +12 2 8 2 +16 2 8 6 +10 2 8 +17 2 8 7 判断下列结构示意图是哪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D E F 哪些原子具有稳定结构,哪些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哪些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情景引入 一些物质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物质 2O 子个数比 1 : 1 2 : 1 1 : 2 2:3 为什么不同元素组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比会不同呢
设计意图 Ⅶ 教学活动过程: 一、 复习旧知 ,谈话导入 复习三年级我们已学过的《观察蚂蚁》这课,“谁知道 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 设计意图 [倾听 ,激发 学生 自身的好奇心 ,对观察 身体的结构 充满期待 ]。 齐读课题 ⑴ (出示蚂蚁图 )“ 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 ⑵ 质疑激趣 ; 我们的身体结构可以分 成几个部分呢。 今天我们来观察人类 身体的结构。 4,板书课题
1、1复习物质的分类 3. 知道数字“ 2”的意义,了解各种符号的含义。 4. 能读写物质的化学式。 ( 1)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 ( 种物质)例:空气,海水、矿泉水、 物质 纯净物( 种物质)例:氮气 氧气铁粉二氧化碳 高锰酸钾水蒸气 (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可用唯一化学式表示) 不同种 同种 ( 2)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质的分类并将其与图案相结合混合物含有 _分子,纯净物含有 _分子
否影响盐的溶解。 二、哪一个溶解得快 设计实验一:搅拌是否影响食盐的溶解。 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 10 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 30ml), 用玻璃棒搅拌其中的一个杯子, 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学生 四人一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在《知能训练》第 9 页的记录表中。 (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设计实验二 :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 (
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 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并做好观察记录。 (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的描述) 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中的前后有何变化。 并完成对书中表一的记录。 三、 播放课件: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教师讲解:为了更加清楚地观察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状态,我们选择了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作进一步的观察实验。 教师以高锰酸钾为例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作好记录。 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