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地理八下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内容摘要:

完成 P11活动 1 依据一:(秦岭 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小于 0℃,秦岭 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大于 0℃) 依据二: (秦岭 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 800毫米,秦岭 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 800毫 米 ) 依据三:(秦岭 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秦岭 淮河以南是热带和亚热带) 完成 P12 活动 2 秦岭 淮河以北 秦岭 淮河以南 温度带 干湿区 水资源丰歉程度 河流是否结冰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 主食 主要水果 民居特点注重 学生学习活动 3 分两组讨论 “以到底南方好还是北方好”为题 三、小结 四、课堂练习 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 这山脉是( ) A、昆仑山 B、秦岭 淮河 C、大兴安岭 D、天山 “秦岭 淮河”一线大致是( ) A、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一月平均气温 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内流河与外流河的分界线 归纳五线合一 是( )的分界线。 是( )的分界线。 是( )的分界线。 是( )的分界线。 是( )的分界线。 五、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秦岭与淮河的位置 二、“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三、五线合一 第四节:西北地区 广袤的土地 第四节 西北地区 广袤的土地 ( 1课时 )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 主要的铁路线的发布 使学生掌握西部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重点: 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难点: 如何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习了四大区域中的南方和北方,今天我们学习西北地区 二、新课教学 从纬度位置看,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部的边缘,属内陆地区,越往西距海越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 读地图册降水量的发布:在内蒙古东部为 400毫米,往西逐渐减少到 200毫米至 50 毫米以下。 所以,干旱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 在图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及塔克拉玛干沙漠。 说明本区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 以高原、山地为主 )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 塔克拉玛干沙漠 对照图 ,在图 、说说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新疆的地形结构特征可概括为:( 三山夹两盆) 三山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 两盆指: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完成 P14活动第二题 在图。 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本区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量强烈。 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流湖,不能流入海洋。 因为本区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