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诗歌、小说与戏剧之一内容摘要:

司汤达 司汤达著 《 红与黑 》 封面 狄更斯 《 大卫 科波菲尔 》 封面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 1799— 1850),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一生创作 96 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 《 人间喜剧 》。 其中代表作为 《 欧也妮 葛朗台 》《 高老头 》。 100 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的书房 巴尔扎克故居 巴尔扎克故居坐落在法国巴黎笫 16区莱努合大街 47号。 他在这里写完了 《 人间喜剧 》 的最后一部分。 巴尔扎克故居庭院 巴尔扎克故居内部 巴尔扎克之墓 巴尔扎克 1850年 8月 18日病逝,逝世后三天,在拉歇兹神甫公墓下葬。 雨果在葬礼上致悼词。 《 高老头 》 书影 《 交际花盛衰记 》 书影 巴尔扎克主要作 品中译本的书影 《 欧也妮 葛朗台 》 书影 《 贝姨 》 书影 毕加索 《 巴尔扎克像 》 法国著名雕刻家 罗丹 所作的巴尔扎克雕像 对巴尔扎克的评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他为我们留下的作品,一座高大而坚固的,建立在花岗岩基石上的丰碑。 —— 雨果 司汤达在近代法国小说史上虽占有重要地位,巴尔扎克的硕大形象却不免使他相形见绌。 以精力的浩瀚,产品数量的庞大与繁复多样而论,巴尔扎克实不愧为散文中的雨果。 —— 斯特里奇 通过 《 人间喜剧 》 ,巴尔扎克“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 —— 恩格斯 巴尔扎克 列夫 托尔斯泰 列夫 托尔斯泰( 1828— 1910),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处女作中篇小说 《 童年 》 于 1852年问世,早年相继写了中篇小说 《 幼年 》《 少年 》以及一系列描写高加索战争和克里木战争的短篇小说。 托尔斯泰代表作有《 战争与和平 》《 安娜 卡列尼娜 》《 复活 》 等。 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俄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 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苏联电影 《 战争与和平 》 剧照 《 战争与和平 》 书影 托尔斯泰于 1863年至 1869年用了七年时间写成的巨著 《 战争与和平 》 ,长达130余万字,列宁夸它是“了不起的巨著”。 英国著名作家高尔斯华绥曾说:“如果要举出一部符合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我就要推选 《 战争与和平 》。 ”阿拉贡也称赞它是“人们曾写过的小说中最伟大的小说”。 这部作品包括了两个互相交错的内容。 即俄国的卫国战争和俄国社会贵族家庭生活。 这两部分说明了两个中心:“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长篇小说《 安娜 卡列尼娜 》 插图 列夫 托尔斯泰于 1877年写成的 70余万字的 《 安娜 卡列尼娜 》 ,对 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官场、军界、城市、乡村的现实状况作了详略精当的形象描绘。 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弗龙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 庄园主莱温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 安娜 卡列尼娜 》 书影 托尔斯泰庄园的主楼 托尔斯泰墓地 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位于俄罗斯联邦图拉州的亚斯纳亚 波良纳镇。 它占地约 380公顷,树木成荫,风景优美。 托尔斯泰 在名著《 战争与和平 》 和 《 复活 》 里多次描述这里的景色。 人们把这里称为托尔斯泰的“摇篮和坟墓”。 1882年之前, 托尔斯泰 居住在这里。 托尔斯泰庄园的书柜 托尔斯泰与高尔基 托尔斯泰和夫人 托尔斯泰全家福 托尔斯泰在乡间 托尔斯泰生活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