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升和毫升认识升与毫升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料多。 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 最后教师进行演示。 师:同学们在来一起看一看,老师这还有两瓶饮料,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一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生 1:里面装着饮料。 生 2:饮料的多少可能不一样。 生 3:两个瓶子的容量不一样。 生 4:两个瓶子的粗细不一样。 生 5:两瓶饮料的液面高度一样不一样。 师:那究竟哪瓶饮料多呢。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呢。 生:我把它们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 看哪个杯子中液面高,哪个杯子装的饮料就多。 学生表达可能不规范,只要意思对就行。 然后,教师操作演示。 认识量筒和量杯 教师提问:还可以用什么工具测量饮料的多少。 引出量筒和量杯,让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初步了解各种测量工具。 师:我们用这个方法知道了粗瓶子的饮料多,那每瓶饮料到底有多少呢。 我们需要借助测量工具来帮助我们。 教师介绍三种测量工具。 师:现在,老师就发给每个小组一组测量工具,仔细观察,待会儿给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生 1:量筒是直上直下的,量杯是上粗下细。 生 2:量杯和量筒上边都画有刻度。 量筒上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生 3:量杯和量筒上都有 mL 这样的字母。 生 4:量筒有粗细之分,细高的量筒刻度之间 的。20xx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升和毫升认识升与毫升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过程。 教师随学生交流板书并重点提问。 如, 680的前两位除以 17商几,写在哪一位上。 除数 17乘 4等于 68,正好除尽,怎么办。 商个位 上的 0不写行吗。 ◆ 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答案: 30 20…… 25 30…… 8 ◆ 练一 练 第 1题,让学生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电视塔的高度。 然 后 ,鼓励学生提出除法 计 算的问题并解答。
课件 米、分米、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习惯,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件 个短。 估计一支铅笔大约等于几根蜡笔长度。 课件 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单位长度单位厘米课件 量课桌面的长。 课件 量一下。 课件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为一课件 件 测量一次。 这回测量的结果一样啦。 要得到同样的结果
4 的算法学生没有想到,教师可以介绍。 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多少个十,用口诀计算。 生 5:一辆车装 50 袋,两辆车就装100 袋,所以 5 辆车就装 250 袋。 5 辆车就一次运完了。 师:因为这个 50 比较特殊,这样算 很简单。 这种方法可以用列表的形式出示。 教师参与交流,介绍列表法并且师生共同完成列表法。 三、尝试应用 出示教材上“试一试”的口算题
1 课时。 第 1 课时,认识中位数。 教材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来认识中位数。 事例一,选择了石家庄市 2020 年5 月 1~ 15 日( 15 天)最高气温这一真实的数据素材,用统计表呈现了 15 天的最高气温,设计了 3 个问题。 问题( 1)提出读表,交流信息的要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问题( 2)提出求这半个月平均最高气温是多少度的要求,并呈现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问题(
为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要求列举出来,只要说明白怎样计算就可以。 ◆ 试一试 让学生先估算商是几位数,说一说怎样想的,再计算。 答案: 13 16 18„„ 1 9„„ 6 8„„ 72 7 提出“议一议 ” 的问题,让学 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得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 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 数,商是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除数
个尖给它起个名字叫顶点。 用课件在图上标出 “ 顶点 ”。 所有的物体都有高,哪是圆锥的高呢。 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指名发言。 如果说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教师表扬并用课件画出来,否则,教师边介绍边画图。 在圆锥中,各部分同样可以用字母表示。 如,高用 h表示,圆心用 O 表示,半径用 r 表示等等。 边介 绍边在课件上标出字母。 二、自学与引导 探索体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