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2课《诗两首-雨巷》ppt课件(2)内容摘要:

1、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诗两首 雨巷作者:戴望舒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927年夏 , 时值蒋介石发动 “ 四一二 ” 政变之后 , 中国重又处在军阀各自为政 、 蒋介石政府投靠帝国主义 , 中国不能独立自主的情势下。 诗人隐居江苏松江 , 感受到了 “ 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 雨巷 这首诗便反映了这种郁结在诗人心头的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的时代情绪。 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 , 诗人采取了象征手法 , 没有直接抒发感情。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905 1950),浙江杭州人。 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2、, 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 1928年发表成名作 雨巷 ,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 现代 杂志的创作,并成为 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 最初发表在 1928年 小说月报 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 雨巷 “ 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象有两个。 是“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和“丁香一样的姑娘。 ”诗歌赏析:全诗共七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 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第一节彷徨: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象征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思考:如何理解诗人 3、的这个“希望”。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美丽高洁哀怨又彷徨;她 指 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诗人心中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希望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和愿望的追求。 意味着理想难以实现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 ,凄清,又惆怅。 表面上是说姑娘 4、,实际上是在说诗人自己 心情是冷漠 ,凄清又惆怅的 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第六节:思考:在这三节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有着怎样的形象和经历。 姑娘有着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的飘过,最终飘远消散了。 思考: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消散意味着什么呢。 消失意味着理想的破灭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人继续追寻着丁香一样的姑娘仍然怀着对理想的追求和憧憬虽然理想渺茫难以实现,但诗人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后一节和第一节的异同。 有什么作用。 本诗首节和尾节除 “ 逢着 ” 、 “ 飘过 ” 这两个词不 5、同外 , 其余全部相同。 这种安排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 , 加强了诗的音乐感 , 使全诗一唱三叹 , 同时主调的重复也表现了诗人那种彷徨 、 哀愁的心情 , 以及希望若即若离的梦幻。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丽妩媚哀怨又彷徨像梦般消散的姑娘丁香一样表现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的幻灭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人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但就连这点飘渺的希望最后也完全消失,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本诗鲜明 6、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 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 悠长而寂寥的“雨巷”象征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 “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2、优美的音乐旋律。 全诗共七节 ,每节六行 ,每行长短不等 ,压韵的位置错综变化 ,常用首语重叠 ,加上似断实连的分节跨行 ,使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优美的旋律。 正如叶圣陶所说, 雨巷 是 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香作为高洁、冷艳、哀婉、惆怅等象征,被我国诗人广为吟咏。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李商隐 代赠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它采用了象征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姑 7、娘的美丽高洁 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 理想难以实现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 理想的幻灭艺术特色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美的音乐旋律 舒缓悠扬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 复沓句式的妙用 回环叠唱;整齐和谐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 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 强调 飞跃的递进效果。 复沓也表现在 雨巷 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