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5玛雅文明的发现内容摘要:

目的,走进玛雅的城市废墟。 结果,许多珍贵文物或者遭到破坏,或者被运到西方各国。 尤卡坦半岛上最重要的现代城市梅里达,即墨西哥尤卡坦州府所在地, 1542 年建立殖民城市,是殖民扩张势力在玛雅地区的中心。 梅里达的附近就有玛雅古代最重 要的几座城市,包括玛雅潘、乌斯马尔这样赫亮的名字。 然而,戴了眼罩的人们对于眼皮底下的文化成就并没有多看一眼,听任它沉睡数百年之久。 很长时间里,西班牙人只是在玛雅从事零散的探险活动, 1773 年以后,西方各国的探险者,才正式着手对玛雅的城市遗址进行探察。 西班牙的兰达大主教于 1566年,见到丛林中如高塔般威风凛凛的神殿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徘徊流连数月之后,他作了如下的笔记:“都是用雕凿得十分精细的石块砌成的,尽管当地没有任何金属器具可用。 ” 1822年英国人陆续着手研究玛雅文化,并推论说,玛雅文明是由 旧约圣经中的“失落的十部族”的后裔所建造的。 18世纪 30年代初,当时的北危地马拉总督胡安加林杜来到了崎岖的丛林,先后访问了帕伦克和科班这两处废墟遗址。 另一名叫金佛雷德里克瓦尔德克的冒险家几乎在同一时间也去了帕伦克,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对废墟遗址进行了素描。 18 世纪晚期,一些勇莽 的旅行者开始对这些废墟打上了主意。 墨西哥军官安东尼德里奥,于 1786年探察了位于墨西哥南部帕伦克的废墟。 20 年后,另一名军官几勒尔莫都潘克斯再次专访帕伦克时写道:“除了飞鸟外,其他动物极难通过,小径盘旋于崖顶,婉蜒于山间 „„”两名军官对帕伦克废墟遗址的描述于 19 世纪初期发表,但由于文章刊载的杂志名气不大,他俩的描述未能吸引世界的注意。 中美洲热带丛林的覆盖,草莽泥土的掩藏,这些并不是真正造成文明“消逝”而需要“发现”的原因。 草木泥土挡不住人们的慧眼,而来自文化的视盲症才最为有害。 ( 2)斯蒂芬斯的玛雅探险及影响。 教材主要从斯蒂芬斯探险的路线、著述,介绍了斯蒂芬斯在玛雅考古的地位和影响。 不难看出,对玛雅文化重新燃起的热情是伴随着文化人类学的兴起而出现的。 只有到了19 世纪,人们才渐渐获得了新的文化眼光,人们 才“发现”了玛雅文明的价值。 美国著名旅行家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在拜读了前人饶有兴趣的游记之后, 斯蒂芬斯显然大惑不解,他不懂为什么这样的报告未能激起人们更多的兴趣。 他毅然决定由他和卡瑟伍德 共同担当起这一重任,即把中美洲这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遗址废墟推向世界。 由此,斯蒂芬斯致力研究玛雅文化,可说是玛雅的真正“发现者”。 虽然,他不是寻访中美洲遗址的第一人,但他却是第一位以自己的作品引导一般大众走向中美洲遗址的人。 在他之后,对玛雅文明凭空臆想的浪漫时代终告结束。 因此,在玛雅文明的发现过程中,他指导了玛雅地区第一次 有计划的考古工作,既是最后一位探险者,又是第一位严肃的学者。 斯蒂芬斯 1805年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富裕家庭,早年是一位律师,后来用了两年时间,前往欧洲和中东游历。 游罢归来,他以精彩的文字,发表了他的“旅途历险”(《埃及、阿拉伯、皮特拉和圣地旅途见闻》和《希腊、土耳其、俄罗斯和波兰旅途见闻》)。 这些游记既是探险故事,又是一份考古文献,因而大受欢迎。 他由此得到鼓励,准备再度出发,搜集新的《旅途见闻》的素材。 这样,斯蒂芬斯就放弃了律师职业,成为职业旅行家和游记作家。 1836 年,他在伦敦结识了弗雷德里克 卡瑟伍德── 一位英国青年建筑师兼优秀的素描画家,同样也热爱旅行。 这两位青年一见如故,谈旅行、探险,卡瑟伍德当下推荐他去读一部作品:附有瓦尔德克版画插图的德里奥报告。 斯蒂芬斯回到纽约,马上在书店里找到瓦尔德克的《尤卡坦省览胜记》。 作品内石版画表现的美学价值,令他盛赞不已,肯定这些废墟确实又美又别具一格。 敏锐的判断能力告诉他:报导一个辉煌、富异国情调、实际上闻所未闻的文明的废墟,大众必会产生兴趣。 但是当时中美洲大陆正烽火四起。 1838 年之前,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都属于中美洲联邦。 联邦的支持者、各邦分裂主义分子和印第安反抗部落之间,内战方酣。 局势如此,斯蒂芬斯和卡瑟伍德自然无法前往游览。 但不久机会来了,美国驻中美洲领事突然去世,斯蒂芬斯立刻毛遂自荐。 这样,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总算于1839年 10月乘“玛丽安”号从纽约港起程,驶向尤卡坦半岛东岸的伯利兹城。 斯蒂芬斯和卡瑟伍德到达中美洲大陆的时候,玛雅的古代文明遗迹早已封闭了。 他们雇佣了当地的向导,几天跋涉之后在科班谷地,看见了一条河,河的对面是长长的石墙 似的建筑,虽然有些地方已是残缺不全,小树和灌木丛生,但他俩仍然一眼就认出这是一座巨大石建筑的遗迹。 斯蒂芬斯后来在回忆中写道,“我们沿着宽大的石阶梯往上爬,有的地方还完整无缺,有的却被石隙里长出的树所拱翻,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平台之上。 由于丛林杂草的覆盖,很难辨认出它的形状。 ”尽管科班几乎大部分都被热带雨林所吞没,但是斯蒂芬斯和卡瑟伍德还是找到了半圆形的竞技场;美洲虎的雕像;还有砖石建筑上部巨大的石雕头像。 金字塔的顶部简直就是一座人工的石头山,顶部上原来是一座庙宇,墙体已全部倒塌,并被无花果的盘根所覆盖。 周围全 围立着石碑或有雕花的石柱。 有些雕刻内容显然是人和动物,还有一些图像他们可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他们认为“科班绝不逊色于埃及任何一座著名的金字塔”。 为了急于探察更多的废墟遗址,斯蒂芬斯和卡瑟伍德穿过危地马拉,进入了墨西哥南部的恰帕斯地区,继续进行范围广泛的探测旅行。 他们先后访问了帕伦克和乌斯马尔等四十来座顺路就 可以到达的玛雅城市遗址。 斯蒂芬斯注意到新发现遗址的石碑上刻有许多和科班石碑 上相似的图像。 由此,他再结合前人的发现,敏锐地觉察到玛雅文明在中美洲呈三角形分布。 这个巨大的三角形,底边右为科班,左是 帕伦克,顶角就是尤卡坦半岛。 同时,他还断定玛雅地区曾经为一个单一的种族所占领,并且玛雅人的文化艺术是独立存在的,决不雷同于其他任何已知种族,属于一个新的文明。 由此,斯蒂芬斯断然拒绝了当时风靡一时的文明扩散论,坚信这些废墟遗址肯定源于美洲本土,其建造者和现在还居住在这里的玛雅人的祖先有相当接近的关系。 随着这一论断的宣布,玛雅文化研究从此诞生。 在前后两次的玛雅遗址的探察中,斯蒂芬斯都要缜密记述遗址中纪年碑、金字塔和宫殿等重要发现,卡瑟伍德则仔细临摹,创作出大量逼真的素描和绘画作品,两人合作得相得益彰,为时 代树立了新准则。 回到纽约后,他们把自己的经历和发现,写成两本带插图的著作,并于 1841年和 1843 年先后出版( 1841 年,发表《中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