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内容摘要:

.最后 ,清政府花钱 赎回 ,并拆毁投入大海。 材料 2: 到 1911年,中国铁路中,外国人直接投资 修建的占 46%, 依靠外国贷款修筑的占 40%,而中国 人自己修筑的铁路仅占 14%。 材料 3: 1930年,在广大农村地区,运送邮件主要 靠人力和落后交通工具。 只有在城市,部分邮件是 才是使用近代交通工具的。 阻力大 受列强控制、排挤 发展不平衡 1)西方传入中国。 2)阻力非常大。 3)发展不平衡。 4)受列强排挤。 5)技术依赖外国。 18世纪 70年代,洋务派上奏朝廷建议修筑铁路。 但遭到反对,认为机车会震动皇陵。 后来,洋务派阳奉阴违,于 1880年擅自修建了 唐胥铁路,建成后才上奏朝廷,还不明言,只把铁 路说成“马路”。 1881年, 唐胥铁路通车。 但由于 老佛爷有不许 使用蒸汽机车的命令,当局只 得使用骡马拖带,因 而成了“马车铁路”。 18世纪 80年代初,洋务派等主张续建该铁路。 由于临近京城, 引发了长达十多年的铁路之争。 探究:该不该修铁路。 探究:该不该修铁路。 (驻英公使、驻德公使 ) 李鸿章 (甲午海战前不曾出国 ) PK 刘锡鸿 1)夺民生计。 “铁路一开,津通舟车尽废,水手、车夫、客店、负贩食力之人,终归饿莩” 2)引起民怨。 “铁路所经之处,尽毁田庐坟墓,必致民变” 3)有利于外敌入侵。 “一旦祸起,即直达京师” 4)破坏风水 ,特别是会惊动龙脉。 5)耗费银两巨大 , 财政根本无法承担。 且由于得购买外国原料、雇佣洋匠,导致白银外流 近代反对修建铁路的理由: 思考视角 1: 1)主张修,请思考: 这么多人反对意味着什么。 能不能修。 真要修,你如何解决上述利益问题。 2)不主张修,请思考: 修铁路有什么好处。 不修铁路中国能富强吗。 1) 1)。 ; ; 、知识、思想的传播 ; 、军事、 外交、文化等方面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小 结 鸦片战争以后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中国 的交通和通讯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其本质的就是 由传统农业社会的交通和通讯向现代工业文明的交 通和通讯转变。 这一转变影响到了中国人的生活、 思想、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 一言 以敝之,就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但是,近代化的过程却又是艰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