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两极格局的形成3内容摘要:
( 1)大战期间,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确立,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世界蓝图 ” ——称霸世界 2)表现: ( 2)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 的海空军 率先掌握了核武器 美国 空军 : 1941年 12月至 1945年 8月,美国生产作战飞机 ,同期英国只有 9。 33架,战前美国空军没有超重型轰炸机,但战争结束时,已拥有 2865架,重型轰炸机从战前的 22架猛增至 11065架 海军 :二战中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的主要突击力量,战前美国只有 7艘航母,战后已增至 30艘,而英国只有 12艘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西欧的衰落: 1)英: 海外贸易、黄金储备、工业生产 2)法: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经济严重倒退、货币贬值、外汇储备 英:大量的军事开支和战争破坏使之失去了以往的富有和在世界经济中的显赫地位。 战后,英国国债高达。 其国民财富。人教版历史选修3两极格局的形成3
相关推荐
国 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发 …… 就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 材料 从 1948年到 1950年,共有 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 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 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 “ 马歇尔计划 ” 称为 “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 思考: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加强美国对西欧的的控制。
战时日本占领山东租借地、“二十 一条” ③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材料: (一)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 ,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 各国在中国 全境之商务实业 机会均等 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取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
,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 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 《 布列斯特和约 》 的签定 1917年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有力地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和反战的立场 ,鼓舞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反战运动。 苏俄退出: 1918年3月 《 布列斯特和约 》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917 ① 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原因: 影响: ②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 ③俄国退出大战 美与协约国接近
% 黄金储备占 %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西欧的衰落: 1)英: 海外贸易、黄金储备、工业生产 2)法: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经济严重倒退、货币贬值、外汇储备 英:战争带来的是 “ 胜利与悲剧 ”。 大量的军事开支和战争破坏使之失去了以往的富有和在世界经济中的显赫地位。 战后,英国国债高达。 其国民财富减少了 1/4,外贸削减 2/3
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 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 19 49年 1月,苏、保、匈、波、 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 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 助委员会 ( 简称经互会 )。 同 年 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总部设在莫斯科。 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 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 的经济发展。 经互会 1、马歇尔计划: 成立北约: 成立经互会: 成立华约:
却是伊朗反国王运动公认的精神领袖和政治领袖,而且在伊拉克什叶派中也很有影响。 1978年伊朗再次出现反国王运动高潮时,萨达姆与巴列维达成协议,以煽动伊拉克什叶派叛乱的罪名将霍梅尼驱逐出境,霍梅尼被迫流亡巴黎。 从此,霍梅尼与萨达姆结 F深仇,他把“萨达姆 侯赛因及其异教徒的复兴党”列为他的第三大仇敌 (仅次于巴列维国王和“美国魔鬼” )。 • 第二,两伊战争也带有两国领导人明显的个性色彩: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