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2内容摘要:
,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 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 《 布列斯特和约 》 的签定 1917年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有力地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和反战的立场 ,鼓舞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反战运动。 苏俄退出: 1918年3月 《 布列斯特和约 》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917 ① 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原因: 影响: ②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 ③俄国退出大战 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 直接:德实施 “ 无限制潜艇战 ” 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 增大协约国经、军实力 原因 对德失败激化国内矛盾 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标志: 《 布列斯特和约 》 萨拉热窝 马恩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俄国退出一战 美国参战 中国等国参战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① 德国西线进攻 ②协约国军的反攻 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 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 全线出击、突破 “ 兴登堡防线 ” 协约国封锁德国,德国家庭主妇和她们的子女在排队领配给券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① 德国西线进攻 ②协约国军的反攻。人教版历史选修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2
相关推荐
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 增大协约国经、军实力 原因 对德失败激化国内矛盾 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表现: 《 布列斯特和约 》 一、大战的第三阶段 1917~1918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917 1918年战事 ① 德国西线进攻 ~7 ② 协约国军的反攻 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 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 1918年 7月 全线出击、突破 “ 兴登堡防线 ” 1918年 9月至 10月 一、大战的第三阶段
界来说 ,德国人已经变成 “ 德国鬼子 ” . 1917年 1月 17日。 英国海军情报机构截获了一份以德国最高外交密码 0075加密的电报,密电内容: 德国将在 1917年 2月 1日重新开始“ 无限制海战 ” ,用潜艇攻击战时包括中立国在内的海上商运船。 为了阻止美国因此参战,德国建议墨西哥入侵美国 ,并承诺帮助墨西哥从美国手中夺回得克萨斯等三州。 德国还要墨西哥说服日本共同进攻美国
(一)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及地位 (二) “ 和平与发展 ” 与全球问题的解决 二、和平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进程 发展中国家在和平发展中的重要性 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各国中绝大部分 发展中国家的稳定与世界和平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世界繁荣的关系 (二) “ 和平与发展 ” 与全球问题的解决 二、和平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进程 “ 和平与发展 ” 的长期性 与不利于 “ 和平与发展 ” 的因素 11袭击
战时日本占领山东租借地、“二十 一条” ③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材料: (一)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 ,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 各国在中国 全境之商务实业 机会均等 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取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
国 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发 …… 就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 材料 从 1948年到 1950年,共有 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 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 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 “ 马歇尔计划 ” 称为 “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 思考: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加强美国对西欧的的控制。
( 1)大战期间,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确立,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世界蓝图 ” ——称霸世界 2)表现: ( 2)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 的海空军 率先掌握了核武器 美国 空军 : 1941年 12月至 1945年 8月,美国生产作战飞机 ,同期英国只有 9。 33架,战前美国空军没有超重型轰炸机,但战争结束时,已拥有 2865架,重型轰炸机从战前的 22架猛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