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3内容摘要:
界来说 ,德国人已经变成 “ 德国鬼子 ” . 1917年 1月 17日。 英国海军情报机构截获了一份以德国最高外交密码 0075加密的电报,密电内容: 德国将在 1917年 2月 1日重新开始“ 无限制海战 ” ,用潜艇攻击战时包括中立国在内的海上商运船。 为了阻止美国因此参战,德国建议墨西哥入侵美国 ,并承诺帮助墨西哥从美国手中夺回得克萨斯等三州。 德国还要墨西哥说服日本共同进攻美国 ,德国将提供军事和资金援助。 1915年 5月 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 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 1917年 4月美国参战的借口。 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经济、军事、政治方面 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协约国的胜利。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 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 ”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 中国参战 关于一战,有人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 1917年“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战争引起的危。人教版历史选修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3
相关推荐
(一)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及地位 (二) “ 和平与发展 ” 与全球问题的解决 二、和平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进程 发展中国家在和平发展中的重要性 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各国中绝大部分 发展中国家的稳定与世界和平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世界繁荣的关系 (二) “ 和平与发展 ” 与全球问题的解决 二、和平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进程 “ 和平与发展 ” 的长期性 与不利于 “ 和平与发展 ” 的因素 11袭击
指世界范围的总体和平,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命运。 发展 指世界范围的繁荣与发展,它关系到世界的基本兴盛发达。 精品课件 为什么需要和平与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9世纪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共同利益增多,相互依赖加深。 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 时代的呼唤。 ( 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 ( 2)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 ( 3)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 精品课件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到人类的生存与命运。 发展 指世界范围的繁荣与发展,它关系到世界的基本兴盛发达。 11 为什么需要和平与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9世纪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共同利益增多,相互依赖加深。 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 时代的呼唤。 ( 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 ( 2)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 ( 3)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 12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和平环境。
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 增大协约国经、军实力 原因 对德失败激化国内矛盾 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表现: 《 布列斯特和约 》 一、大战的第三阶段 1917~1918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917 1918年战事 ① 德国西线进攻 ~7 ② 协约国军的反攻 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 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 1918年 7月 全线出击、突破 “ 兴登堡防线 ” 1918年 9月至 10月 一、大战的第三阶段
,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 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 《 布列斯特和约 》 的签定 1917年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有力地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和反战的立场 ,鼓舞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反战运动。 苏俄退出: 1918年3月 《 布列斯特和约 》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917 ① 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原因: 影响: ②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 ③俄国退出大战 美与协约国接近
战时日本占领山东租借地、“二十 一条” ③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材料: (一)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 ,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 各国在中国 全境之商务实业 机会均等 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取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