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4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4内容摘要:

世凯表现出“以国家与人民为念”的虚假情意,孙中山被他所迷惑。 孙中山推心置腹对袁世凯说:袁总统于练兵一道很在行的,彼做十年总统必能为中国练五百万雄兵 , 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以统一中国。 —— P62历史纵横 根据材料 ,结合当时中国实际 ,分析民族和民权主义真的实现了吗 ?为什么 ? 没有实现 ① 外来民族压迫依然存在 ,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② 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捍卫革命成果的斗争 名称 起因 经过 结果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第一次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运动 刺杀宋教仁“ 善后大借款 ” 袁世凯复辟帝制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3年 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积极参加 孙中山于 1917年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1920年底,他在广州重组军政府,1922年 5月北伐 因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散而失败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因军阀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 问题: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作出的种种努力斗争,结局如何。 造成这种结局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914年 7月 8日 孙中山在日本召开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 捍卫共和,坚持不懈。 山穷水尽疑无路。 敢问路在何方。 五、晚年绝唱,国共合作 材料一: “顾吾国之大患 ,莫大于武人之争雄。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虽号称护法之省 ,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 .” —— 1918年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时的感叹 材料二: 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 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 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 — ——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为了实现材料二的目标,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 ( 1)、 孙中山坚持真理、坚持斗争的精神 ( 2)、 十月革命的影响 ( 3)、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力量的突显 ( 4)、 中共的帮助 ( 5)、共产国际的促成 变化: 对封建军阀由幻想到幻想破灭 由幻想帝国主义支持到主张推翻帝国主义 原因: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 1)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强调反帝 一般平民享有 增加节制资本 方针政策: 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定 ( 2) 提出 联俄、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