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4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4内容摘要:
世凯表现出“以国家与人民为念”的虚假情意,孙中山被他所迷惑。 孙中山推心置腹对袁世凯说:袁总统于练兵一道很在行的,彼做十年总统必能为中国练五百万雄兵 , 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以统一中国。 —— P62历史纵横 根据材料 ,结合当时中国实际 ,分析民族和民权主义真的实现了吗 ?为什么 ? 没有实现 ① 外来民族压迫依然存在 ,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② 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捍卫革命成果的斗争 名称 起因 经过 结果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第一次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运动 刺杀宋教仁“ 善后大借款 ” 袁世凯复辟帝制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3年 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积极参加 孙中山于 1917年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1920年底,他在广州重组军政府,1922年 5月北伐 因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散而失败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因军阀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 问题: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作出的种种努力斗争,结局如何。 造成这种结局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914年 7月 8日 孙中山在日本召开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 捍卫共和,坚持不懈。 山穷水尽疑无路。 敢问路在何方。 五、晚年绝唱,国共合作 材料一: “顾吾国之大患 ,莫大于武人之争雄。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虽号称护法之省 ,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 .” —— 1918年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时的感叹 材料二: 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 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 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 — ——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为了实现材料二的目标,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 ( 1)、 孙中山坚持真理、坚持斗争的精神 ( 2)、 十月革命的影响 ( 3)、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力量的突显 ( 4)、 中共的帮助 ( 5)、共产国际的促成 变化: 对封建军阀由幻想到幻想破灭 由幻想帝国主义支持到主张推翻帝国主义 原因: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 1)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强调反帝 一般平民享有 增加节制资本 方针政策: 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定 ( 2) 提出 联俄、联。人教版历史选修4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4
相关推荐
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 新式气压沉箱法 —— 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外国工程师称其为 “ 不可能的奇迹 ” 周恩来赞誉其为 “ 中国人的光荣 ” —— “ 人 ” 字形路线 ,直井施工法 ① “人 ” 字形路线 ——延长坡面,减小坡度 ② 直井施工法 创新: 京张铁路修成时,詹天佑和同事的合影 1909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 京张铁路通车典礼 原计划六年完成
清政府的腐败,政治动荡 经济实力不够,工程自身的难度 经过: 亲临实地反复测绘 顽强的科学创新精神(“人”字形路线) 8 测京张铁路线的仪器 9 京张铁路 10 京张铁路通行盛典 11 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 • 不畏艰难,深入实践 • 严谨细致,开拓创新 •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12 外国工程师称其为“不可能的奇迹” 周恩来赞誉其为“中国人的光荣 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识 • B. 为其一生中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物质基础 • C.使其具有良好的古代生物学、生理学素养 • D.为其将来的从政打下良好的基础 D 二、探索真知的精神 思考一下: 这句话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 尊师而不盲从 (根据课文举例子) 这句话给我们今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良师益友 勇于创新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
医人 ” 到 “ 医国 ” 18871892 “ 改良 ” 到 “ 革命 ” 1894 “ 旧三民主义 ” 到 “ 新三民主义 ” 1924 ( 1)原因: ①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屡遭失败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③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 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 —— 孙中山: 《
看问题 ——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标准: 是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 社会的进步; 格式: 从性质(实质)、进步性和局限性三个 方面进行。 怎样评价三民主义 ? 2020/12/25 性 质: 进步性: 局限性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 表达 反映 推动 ( 前提 )民族主义 (核心)民权主义 (补充和发展)民生主义 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提出三大政策: 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 与新三民主义关系:新三民主义体现了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执行新三民主义的方法、方式、途径、手段。 组建黄埔军校( 1924): 建立新型革命武装 1924 年 1 月 24 日, “陆军军官学校 ”在广东黄埔成立。 这所军校在培养人才时,将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作用。 为国民大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其中的很多毕业生成为后来国共两党的杰出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