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之二内容摘要:
鼠存活下来。 一九四一年,青霉素首度进行人体试验,并证实它能有效治疗经由细菌感染的症状。 同年,弗洛理到美国商谈青霉素的量产方法,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催生,因此在一九四三年,青霉素得以顺利量产与应用。 二、抗生素发现史 • 1945年,弗莱明、弗洛理与钱恩三人,更因发现、纯化与量产青霉素而获颁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二、抗生素发现史 • 1944年,瓦克斯曼( Selman Abraham Waksman, 18881973)在灰色链霉菌中发现链霉素 ( streptomycin),由于链霉素是当时第一个能够有效治疗肺结核的药物,瓦克斯曼因而获颁一 1952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 他的成功,再一次引起全世界科学家对利用微生物生产抗生素的研究热潮。 二、抗生素发现史。新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之二
相关推荐
) 类型: (根据生物种类的不同) 动物污染: 有害昆虫、寄生虫、 原生动物、水生动物 植物污染: 杂草、某些树种、 某些藻类 微生物污染: 病毒、细菌、真菌 问:请大家思考一下,教材开始所介绍的水葫芦,它目前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属于生物性污染吗。 像水葫芦这样,从原分布区迁入新区域,并对迁入区域的生态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通常被称为。 生物入侵 (生物性污染的一种) 生物入侵 一种生物经 自然
外来物种容易成为入侵种。 入侵性强的物种 《 多样性阻抗假说 》 与被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关 《 生物因子失控假说 》 偶然性 思考 ① 外来物种引入阶段 ②初期定居与成功建立种群阶段 ③迟滞阶段 ④扩散和爆发阶段 本地种 A 外来种 建群 迟滞阶段 入侵种 B 逃 逸 建 群 入 侵 生物效应 经济效应 采取预防措施 (以防为主 ) 科学引入物种 加强检疫 提高法律意识 开展有效的治理等
学因素引起的 • 生物性污染 :由生物有机体对人类或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例如,非典型性肺炎( 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造成的污染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污染 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动物污染: 如有害昆虫、寄生虫、原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等 植物污染: 如杂草、某些树种和某些藻类等 微生物污染 : 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环境污染的种类 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是 ,能逐步 新的环境
万人。 讨 论 人们日常生活中乱用抗生素的做法有哪些。 抗生素史话 弗莱明发现了分泌青霉素的青霉菌 弗洛里和钱恩研究出大规模省生产青霉素的方法 青霉素用于临床治疗 , 人们经常使用的青霉素有 200多种 CH2 C O
庭小制作,技术进步缓慢,完全是经验式的,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 • 传统发酵工业阶段 (人们才开始了解发酵现象的本质 ,采用开放式的发酵方式,生产过程较为简单,对生产设备要求不高,规模一般不大。 ) • 现代发酵工业阶段 (生产技术要求高;生产规模大;技术发展速度快;菌种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 • 生物技术产业阶段 (利用构建的基因工程菌生产
将谷氨酸从培养液中分离提取出来,通常每升培养液中能得到谷氨酸 50~ 100g。 提取出来的谷氨酸用适量的 Na2CO3溶液中和后,再经过过滤、浓缩、离心分离等步骤,便制成了味精。 发酵工程 (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和设备来生产有用物质或将微生物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获得目的产物的技术体系。 包括发酵和提纯两个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