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3金属键金属晶体1内容摘要:
C. 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 D. 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 B 练 习 ( ) A. 金属原子只有还原性 ,金属离子只有氧化性 B.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化合价 C. 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不相同 D. 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晶体 B 3. 金属的下列性质与金属键无关的是 ( ) A. 金属不透明并具有金属光泽 B. 金属易导电、传热 C. 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D. 金属具有延展性 C ( ) A. 易导电、导热 B. 具有高的熔点 C. 有延展性 D. 具有强还原性 AC 5. 下列生活中的问题,不能用金属键知识解释的是 ( ) A. 用铁制品做炊具 B. 用金属铝制成导线 C. 用铂金做首饰 D. 铁易生锈 D 6. 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 价电子数 的多少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阳离子的 半径大小 也有关,金属阳离子的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 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熔点逐渐升高的是 ( ) A. Li Na K B. Na Mg Al C. Li Be Mg D. Li Na Mg B黄铁矿 萤 石 水晶 绿色鱼眼石 1. 晶体 (1)定义 :通过结晶过程形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金属单质及其合金也是晶体。 阅读教科书 P30的化学史话 人类对晶体结构的认识 金属 晶体 什么是晶胞。 晶体中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 说明: 晶体的结构是晶胞在空间连续重复延伸而形成的。 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如同砖块与墙的关系。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如同半径相等的小球一样,彼此相切、紧密堆积成晶体。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紧密堆积是有一定规律的。 金属晶体 教科书 P31 二维平面堆积方式 I 型 II 型 行列对齐四球一空 非最紧密排列 行列相错三球。苏教版化学选修3金属键金属晶体1
相关推荐
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堆积密度最大的那些结构。 密堆积方式因充分利用了空间,而使体系的势能尽可能降低,而结构稳定。 这样得到的是简单立方堆积 ,自然界只有钋 (Po)采用这种排列 . 这是非密置层另一种堆积方式,将上层金属填入下层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中。 得到的是体心立方堆积,如金属 K等。 1 2 3 4 5 6 第二层 对第一层来讲最紧密的堆积方式是将球对准 1, 3, 5 位。 ( 或对准
下列哪几个装置能形成原电池( )。 D V X V V X X X V ABDE nZ Cu4OS2CuCuSO4 [09年福建理综 11]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 2Fe3+ +2I- 2Fe2+ + I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 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 石墨电极上 Fe3+ 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
要获得比较精确的数据,该实验应该注意 什么问题。 一、反应热的测定 量热计直接测定的是体系的温度变化 HCl与 NaOH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原理 : HCl(aq)+ NaOH (aq) NaCl (aq) +H2O (l) △ H=akJmol1 1mol 1mol akJ bkJ 由实验可以测定出 b值,然后便可换算出 a 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 成 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体的构成微粒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对金属的通性作出了解释;为本课时介绍金属晶体的几种常见的堆积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金属键物饱和性、方向性,金属晶体尽可能采取紧密堆积。 其次掌握晶体的堆积有利于学生理解金属密度的变化等性质;并引导学生从晶体的微观结构去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感受科学的魅力,并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1)本节内容选材依据新课标主题
4 ]2 +的设想,并将你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解析: H++ NH3== = N H+4的方程式中 H+有空的轨道, NH3分子中的 N 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 N 原子的孤电子对进入 H+的空轨道,以配位键形成 NH+4。 与之类似 Cu2 +也存在空轨道, NH3分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进入 Cu2 +的空轨道, Cu2 +与 NH3分子中的氮原子通过共用氮原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医药行业 治癌药物顺铂[Pt(NH3)2Cl2] 生物大分子 ( 有抗癌活性 ) (无抗癌活性) 配合物的应用 五、配合物与生物固氮 合氮酶中 FeMo中心结构示意图 配合物的应用 将大气中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叫氮的固定 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 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