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1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之四内容摘要:
,即“科赫原则”。 了解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和规律。 研究某种疾病在人群中病例数上升的情况及其原因和如何控制疾病的传播。 传染病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研究内容: 传染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一般可分为 3种: ( 1)病人: 指感染了病原体,并表现出一定症状的患者,病人是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 在其发病过程中,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 ( 2)病原携带者: 包括健康携带者、病后携带者及潜伏期携带者。 ( 3)受感染的动物: 如狂犬传播狂犬病。 传播途径: 病原体自传染源体内排出后还未侵入到新的易感者机体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的全过程。 主要有 6种传播方式: ( 1)空气飞沫传播(说话、咳嗽、打喷嚏等); ( 2)饮食传播(食物或水等); ( 3)虫媒传播(蚊、虱、蚤等); (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毛巾、衣被、食具等); ( 5)医源性传播(针。新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1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之四
相关推荐
B组 1 2 n 1 2 n A组 B组 高压灭菌 不灭菌 喷施等量敌草隆 恒温培养 A组 B组 三、检测 : 六周后检测两组容器中“敌草隆”消失的情况 四、结果与分析 : 1)结果: A组“敌草隆”被分解了 10% B组(对照组)容器中“敌草隆”则 被分解了近 50% 2)结论: 土壤中的微生物具有分解 敌草隆的作用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净化大气中的 各种污染物
多种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的载体上 ,制备成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 , 成为固定化酶。 酶被固定化后 , 大多数稳定性增加 , 可以通过过滤等简单的方法将酶从反应系统中取出 , 既避免了污染环境 ,又可以反复使用 , 从而有助于实现反应的连续化和自动化。 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由于反应能在常温 、 常压和中性的 pH条件下进行 ,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投资。 生产
无菌、光照条件 培养结果 细胞株 → 细胞系 愈伤组织 → 植株 请阅读 P8687. 疫苗的英文名称 vaccine,最初是因牛痘得名。 现在将一切通过注射或通过黏膜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能力的生物制品统称为疫苗。 我国早在宋朝真宗时期 (998~ 1023年 )就开始从症状轻微的天花病人身上取得疱浆,人工接染到健康儿童
生物 制备选择培养基 参照课本 29页旁栏中的比例配置,回答下列问题 a、旁栏中的配方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 为什么。 b、这个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 如果具 有,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c、你能否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说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 是液体培养基,原因是配方中无凝固剂 有选择作用,本配方中的碳源是纤维素,所以能分解纤维素的 微生物可以大量繁殖 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与之对照
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 生长素 ,并确认它就是 IAA。 除 IAA外还有 苯乙 酸 ( PAA)、还有 吲哚丁酸 ( IBA)等。 问题: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除生长素外,科学家还发现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 板书 •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 生长素作用部位: • 感光的部位: • 弯曲的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胚芽鞘的尖端 尖端以下的部位 尖端以下的部位
1 2 3 4 • 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 Y和 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 R和 r控制。 • P的纯种黄圆和纯种绿皱的基因型就是 YYRR和 yyrr,配子分别是 YR和 yr。 F1的基因型就是 YyRr,所以表现为全部为黄圆。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 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F1产生的配子各有 4种: YR、 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