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铁肩担道义2内容摘要:

1927年 4月 28日,这位 著名的共产党人临刑前留下了最后一张照片。 李大钊 就义的绞架 这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绞杀革命烈士李大钊的绞刑架。 以最残忍的“三绞处决”法,对李大钊进行了整整40分钟的绞杀。 中国共产党党名的议定者,就这样,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第一个慷慨就义。 李大钊故居 李大钊纪念馆 李大钊烈士陵园 李大钊纪念馆 李大钊汉白玉雕像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李大钊的。 是从三个方面来介绍的。 第一部分 ( 1— 8自然段),讲述的是李大钊被捕前国内大的局势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二部分 ( 9— 26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讲述了李大钊被捕以后的遭遇及其思想历程。 第三部分 ( 27自然段到结尾),对李大钊的精神进行总体的评价。 问题探究: 文中说,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 从李大钊对亲人的这些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气概,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认识。 虽然最后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李大钊没有说一句话,但是 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 传记里提到他“静静的看了看她们”, 在镇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 他 相信他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镇定与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 李大钊是怎样思考生死问题的 ?他 的慷慨赴死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 课文里提到李大钊思考生死问题的文字有很长一部分: (即教材的第 13段 …… 第 18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