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四章第二节核裂变内容摘要:
释放的能量远大于其俘获中子 时吸收的能量;重核裂变只能发生在人为核反应中;在裂变反应中核子数是不会减少的,因此 A 正确, B 、 C 错误.重核裂变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时,由于平均质量减小,必然发生质量亏损,从而释放出核能,所以 D 正确. 【答案】 AD 2 . ( 多选 ) 1938 年哈恩用中子轰击铀核,发现产物中有原子核钡 ( B a ) 、氪 ( Kr ) 、中子和一些 γ 射线.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这个实验的核反应方程是2 3 5 9 2U +10n ― →1 4 4 5 6Ba +8936Kr + 310n B .这是一个核裂变过程,反应后粒子质量之和大于反应前粒子质量之和 C .实验中产生的 γ 射线穿透能力极强 D .这个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来计算 【解析】 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应为:2 3 5 9 2U +10 n ― →1 4 4 5 6 Ba +8936 Kr + 310 n ,选项 A 正确;铀核裂变 过程中产生 γ 射线,放出能量,发生质量亏损,释放的能量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计算,选项 B 错误, D正确;核反应中产生的 γ 射线,穿透能力极强,是能量极高的光子,选项 C 正确. 【答案】 A CD 3 .现有的核电站比较广泛采用的核反应之一是:2 3 5 9 2U +10n →1 4 3 6 0Nd + Zr + 310n+ 8 0- 1 e + ν (1) 核反应方程中的 ν 是中微子,它不带电,质量数为零.试确定生成物锆 (Z r)的电荷数与质量数; (2) 已知铀 (U ) 核的质量为 3 u ,中子质量为 7 u ,钕 (N d) 核质量为 8 u ,锆核质量为 7 u .又知 1 u = 6 10- 27 kg ,试计算, 1 kg 铀 235 大约能产生的能量是多少。 【解析】 ( 1) 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可得 Zr 的电荷数 Z = 92 - 60 + 8 = 40 质量数 A = 236 - 143 - 3 1 = 90. ( 2) 方法一:质量亏损 Δ m = ( mU+ mn) - ( mNd+ mZr+ 3 mn) = 4 u. 一个铀核裂变释。20xx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四章第二节核裂变
相关推荐
. 8. Learn to analyse ads, and we may protect ourselves from false advertisements and make good choices. Let’s look at the ad below. What are the techniques described in the text are used here?
—— 电能转化为光能(电磁能) ——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 核能转化为内能、光能和机械能 观察下面的图片,说明下列物理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二、能量之间的转化 能量之间的转化 电动机 发电机 火药爆炸 光合作用 燃烧物质 电 灯 太阳能电池 肠胃蠕动 不同形式的
d,没交点,相离 R=d,一个交点, 相离 rd,两个不等交点,相割 想一想 :结合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如何 判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任取一个半径为 r的圆,以任意一点为原点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OXY,任取一条直线 l。 设圆与直线的方程如下: 分析 0:: 222cbyaxLryxC设点 M( x,y)是直线 l与圆 C的交点,即方程组的解, 则 M实数解的个数即直线 L与圆
句子不是固定句式的一句是 ( ) A.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B.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试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项是 “无 (毋 )乃 …… 乎 (与 )”式:表示委婉的商量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可译为 “恐怕 …… 吧 ”“只怕 …… 吧
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 , 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外 , 面包 、 牛肉 、 红酒无一不酸。 钱钟书散文的风格特点: 博杂、幽默而深邃 《 论快乐 》 集中表达了钱钟书先生的人生观。 文章主旨:由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以层层递进的严密逻辑,深入分析了“ 快乐 ” 及其对人生的意义,促使人们认识到快乐在人生中的作用。 写作背景 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受到中国人民反抗的阻挠
1930年 9月 7日生。 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 195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吴文俊 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风采 关于祁淑英 祁淑英,河北滦南人。 中共党员。 1961年毕业于河北省直机关干部业余大学中文系。 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 《 河北青年报 》编辑、记者, 《 河北日报 》编辑、记者, 《 河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