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A卷,含答案)内容摘要:

2、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 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 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 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 3、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 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 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 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 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 礼记檀弓上说:“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 5、大量使用石材。 木是土的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就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 不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欧洲,不适用于中国古建筑。 B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 C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D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 6、求的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B古代中国既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却并不常用在人所居住的房屋上,而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 C据礼记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一个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 桓司马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 正是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建筑中大行其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7、是( )A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B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 这与华夏民族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C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后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 D中国的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为主要材料,效率更高,耗材更少,而且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取,在这一点上它是胜过西方石建筑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6 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 9、。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 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 ”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贼不敢逼。 后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却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进封翼国公。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 10、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B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C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D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高祖,是我国古代对封建帝王的一种称谓,指封建皇帝死后,在 11、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B疾,在古代“疾”是指小病,不严重的病;“病”则是比较严重的病了。 而现在常把“疾病”并作一个词用。 C拜,是授予官职之意,一般用于升任官,类似的用法还有陈情表中 “举臣秀才”“除臣洗马”的“举”和“除”。 D卒,死的一种称谓,在我国古代,依据死者的身份地位,对死的称谓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庶人曰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秦琼胆量过人。 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最终大败卢明月。 B秦琼能识明主。 当他归附王世充后,发现王世充为人 13、愈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8诗歌前四句表现了牡丹怎样的特点。 诗人使用虚词“同、俱、何须、并、偏”对牡丹的描写有何作用。 (5 分)9与前两联相比,本诗后两联描写牡丹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每空 1 分)(1) 论语十则中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 ,。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3) 氓中表现女主人公勤劳的诗句是: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成文后题目。 ( 14、25 分)张纯如:她用生命点亮历史2004 年 11 月 9 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 230 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 近年来,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她就是张纯如,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作者,与篮球天才姚明、钢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年”。 1968 年 3 月 28 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 纯如之名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 ”纯如,意思是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