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3-5选修三173粒子的波动性4内容摘要:

量子和爱因斯坦光子理论的成功,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 展示演示文稿资料:有关德布罗意。 点评:使学生了解对知识理论的推广和假设并不是一味 的凭空猜想,而是有一定的理论或事实基础。 ( 1)德布罗意波 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之为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 ( 2)物质波波长 ph=pEmvh  提问:各物理量的意义。 学生回答:  为德布罗意波长, h为普朗克常量, p为粒子动量。 点评:对物理原理公式的理解关键在于对各物理量意义的理解。 讲述:当时这一观点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不被人们所接受,历史上类似的事例我们还知道那些。 学生回答: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等。 点评:使学生了解正确的知识理论往往并不是一提出就能被大家所接受的。 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为什么德布罗意波观点很难通过实验验证。 又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使实物粒子的波动性得到了验证。 [来源 :Z167。 xx167。 k .Co m] 4.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提问:粒子波动性难以得到验证的原因。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宏观物体的波长比微观粒子的波 长小得多,这在生活中很难找到能发生衍射的障碍物,所以我们并不认为它有波动性.作为微观粒子的电子,其德布罗意波波长为 10- 10m 数量级,找与之相匹配的障碍物也非易事. 点评:让学生知受实际条件的限制而使很多理论 在开始都处于假设阶段,不易被人们接受。 例题: 某电视显像管中电子的运动速度是 107m/s;质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