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98页)内容摘要:

3、三篇课文, 海上日出表现了喷薄而出的朝阳。 暴风雨介绍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让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壮美河川。 古诗江南春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景。 语文乐园让学生体会描写时间的词语和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语,积累语言,学习朗读方法。 习作以我喜欢的季节为题,请学生写出最喜欢的季节和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之美,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学习这组课文,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 6、的景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说一说图 1 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 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9、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暴风雨过后,万物争荣的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在熟读、欣赏的基础上,达到熟背课文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课程:一、导入1、 “暴风雨 ”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可以带来灾难,令人恐惧,也可以以它的气势,使人振奋,尤其是暴风雨过后,大自然展现的是江山似景、风景如画的另一番景色。 2、老师先给大家看一段片子。 (放暴风雨) ,看完刚才的片子,请你谈一谈刚才的片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3、今天,意大利作家弗拉里斯为我们带来一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寓意深刻的著名散文暴风雨。 二、小组学习这堂课,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这篇文章,并且完成老师 10、设计的一张表格。 填完后,找出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景物,读一读,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三、大组交流1、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这张表格你们是怎样填写的。 2、在这么多的景物中,一定有你自己认为写得比较好的景物吧。 请你用最优美的语调来读一读,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3、小结:你们的朗读给课文增色不少。 你们的观点表示你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现在,让我们回到这张表格,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紧紧抓住夏季暴风雨前后景物变化,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恰当地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使如此神奇。 4、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再一次走进暴风雨,体会大自然那顽强的生命力, 12、能力。 2 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爱国、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 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 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 的,歌名就叫青海湖。 上周末我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 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好吗。 二、简介青海湖这首歌主要表达了人们对青海湖的赞 13、美之情。 关于青海湖我让同学们去搜集查阅了资料,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 青海湖在哪儿。 青海湖有多大。 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作介绍,教师给予适当表扬)下来同学们还可以对青海湖作进一步的研究,不懂的可以向你们的科学、地理老师请教。 今天我们主要是跟随当代作家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 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走进青海湖。 以它粗犷、质朴、自然的美享誉世界。 今天,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湖,跟作者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 (放音乐)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青海湖如此之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青海湖的美的。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