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2、含有很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有关二氯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键角均为 10928C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分子属于极性分子4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3p 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 1 层全充满而 N 层为 4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 1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 1/5 的原子和价电子排布为 4p 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 2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均为平面正三角形BH键能为 1 ,HI 的键能为 1,这可以说明 子比 子稳定C可燃冰 3、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甲烷可与水形成氢键D因为 能比 ,所以 点比 高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结构的是( ) N 2A B C D7X、Y 是元素周期表A 族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能说明 X 的非金属性比 Y 强的是( )AX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Y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 Y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X 的气态氢化物比 Y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Y 的单质能将 X 从 溶液中置换出来8氰气的化学式为(2,结构式为 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中 NC 键的键长大于 CC 键的键长C分子中含有 2 个 键和 4 个 键D不能与 4、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9原子轨道的 杂化不但出现在分子中,原子团中同样存在杂化轨道的。 在 2 中 S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A B Cs p 3 D无判法断10下列事实能够用键能的大小作为主要依据来解释是的( )A常温常压下氯气呈气态而溴单质呈液态B酸硝是挥发性酸,而硫酸酸磷是不挥发性酸C 稀有气体一般难以发生化学反应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下打包精品资料 看万节优质课/微课录像 提供职称论文写作及发表 全国最多打包资料的网站 值得拥有11硝酸生产中,500时,和 4(g)5O 2(g) 4NO(g)6H 2O(g) H9072kJ1 K0 26 4(g)4O 2(g) 2g)6H 2O 5、(g) H1 K0 28 4(g)3O 2(g) 2N2(g)6H 2O(g) H1 K0 34 其 中 , 、 是 副 反 应。 若 要 减 少 副 反 应 , 提 高 单 位 时 间 内 产 率 , 最 合 理 的 措 施 是 ( )A增大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减小压强 D降低温度 12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均正确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A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 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而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B 配制 +抑制 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 6、气体e(的溶解度小于H)2将 入 H)2悬浊液中,振荡 3H)2+22H)3+313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 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 , c( c() c() c()B不同 溶液中存在关系: c(+c(H+)=2c()+c()+c()+c()C随着 不断增大D在溶液 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 的中间产物生成14利用 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由电解法制备,如右图,两极区电解质溶液分别为 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 极区电解质溶液为 液B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2=电解过程中主要是 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 B 电极迁移D电极 A 连接电源的正极15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 盐酸 8、共计 52 分)17电解法处理含氮氧化物废气,可回收硝酸,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验室模拟电解法吸收中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若用 写出电解时。 若有标准状况下 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的 H+为 2)某小组在右室装有 10 L 0.2 含 考虑 2废气进行模拟电解法吸收实验。 实验前 ,配制 10 L 0.2 量取 密度为 1.4 g量分数为 63%的浓硝酸。 电解过程中,有部分 化为 验结束时,测得右室溶液中含 3 .1 时左室收集到标准状况下 28 L 算原气体中 设尾气中不含氮氧化物,写出计算过程)。 下打包精品资料 看万节优质课/微课录像 提供职称论文写作及发表 全 9、国最多打包资料的网站 值得拥有18在一定温度下,将 碘化氢充入 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 c(H 2)=.(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充入碘化氢 达到 平衡时碘化氢的转化率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 2HI(g) H2(g) + I2(g)19将 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加热至 60后,再加入 终可制得碱式碳酸锰H)2(1)用废铁屑与硫酸反应制备 用铁屑需比理论值略高,原因是 ,反应前需将废铁屑用热 目的是。 (2)为测定碱式碳酸锰组成,取 g 样品溶于硫酸,生成 24.0 准状况) ,并配成 500 确量取 溶液,用 学式 准溶液滴定其中的原理为 11、为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g)和 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计算:47(1)该条件下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2)该条件下反应 2g) N2(g)3H 2(g)的平衡常数。 (不带单位)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A若 A、B 为同一周期元素的 P 和 素,形成 心原子磷是 化,是三角锥,故 A 错误;B若 4 个,可以推出来 A 为硼或铝,B 为氟或氯,无论哪种组合中心原子都是 化,无孤对电子对,分子都是平面正三角形,故 B 正确;C若为 A、B 为同一主族元素,硫 和氧形成的三氧化硫,硫是 化是平面正三角形,故 C 错误;D若 可能是 D 错误;故选 B。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结构,明确元素周期。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3、含于解集即为空心点;二是定方向,定方向的原则是:“小于向左,大于向右”3.(2016广西百色3 分)直线 y= 经过点 A(2,1) ,则不等式 0 的解集是()Ax3 Bx3 Cx 3 Dx0【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首先把点 A(2,1)代入 y= 中,可得 k 的值,再解不等式 0 即可【解答】解:y= 经过点 A(2,1) ,1=2k+3,解得:k= 1
3、20 件 已 知 生 产 1 件 甲 种 产 品 需 要 A 种 原 料 3 千克 , B 种 原 料 2 千 克 ; 生 产 1 件 乙 种 产 品 需 要 A 种 原 料 2 千 克 , B 种 原 料 4千 克 , 则 生 产 方 案 的 种 数 为 ( )A 4 B 5 C 6 D 78 如 图 是 甲 、 乙 两 车 在 某 时 段 速 度 随 时 间 变 化 的 图 象 , 下
• (1)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 运动。 • (2)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适者生存 教育制度 思想解放 • 1. 维新变法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 • 精讲: (1)早期维新思想提出的改良政治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 , 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 • (2)19世纪 90年代 ,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
题 ” 与 “ 主义 ” 之争 , 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 (6)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 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 2. 中共成立后由照搬苏联模式到 “ 走中国自己的路 ” • (1)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 , 1921年 7月 ,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B C D二、填空题(共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1(1)要实现全球通信,至少需要颗通信卫星(2)在石油、木柴、太阳能中,有可能成为今后的理想能源是12(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关于“巍巍青山两岸走” 的参照物是(2)小丽在测一个物体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 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 3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秋冬的浓 雾
3、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 3 m 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 30 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 这列水面波()A频率是 30 B波长是 3 速是 1 m/s D周期是 0.1 2015福建理综,16)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 v。 若某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于平衡位置的两质点 a、 b 相距为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