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精养林蛙新技术内容摘要:

2、条半米宽的步道,以利喂虫、喷水、观察蛙的活动情况。 这种全封闭式网棚,成本低,结实耐用,防敌效果好。 建一个 100 平方米的网棚仅用 500 多元。 可养幼蛙 5 万多只。 棚内 1/3 部分建饲养池,供成蛙产卵、蝌蚪饲养之用,池深4050 厘米,池底铺塑料布防渗,进出水口设防逃纱网,池两边空闲地为小蛙变态后登陆地生活场地,可任其自然生长杂草。 饲养池放满水,让种蛙在池中抱对产卵。 卵在 515的条件下就可孵出蝌蚪,一周内不需投放饵料,一周后再投喂煮熟的鸡蛋黄。 蝌蚪生长半个月后,对食物的选择不严,可以喂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食物,以煮熟喂为好。 笔者用玉米面 2 份、鱼粉 1 份,适当加些羊蹄叶饲喂取得了满意 3、的效果。 投放量不宜太多,以免饵料变质,蝌蚪吃后肚子膨胀,潜不到水底而死亡。 注意保持水质清洁,一般二、三天换水一次。 蝌蚪经过 50 天左右的饲养长出四肢,尾巴脱掉,幼蛙就要爬到岸上,此时应在池埂边铺草、编织袋等利于小蛙顺利上岸,否则小蛙不易登陆,容易造成大量死亡。 蛙登陆后,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浇一至二次水,保持蛙场、蛙皮经常湿润。 只要温度适宜,小蛙即开始捕食,每天投喂黄粉虫、蛆虫、小蚯蚓等,投喂时间在早上 5 时和下午 4 时两次为好。 6 月中旬以后,可在网棚内放置几盏黑光灯诱虫(没有黑光灯可用 15 瓦的防水电灯),以补充林蛙的饵料。 北方早春气温低,可将网棚扣上塑料布以提高水温,提早孵化蝌蚪和提早进入陆地生活,晚秋盖上塑料布,可延长幼蛙捕食时间。 这样可以使林蛙提前达到商品蛙规格。 般于 10 月中旬左右,在棚外附近挖越冬池。 池深 2 米,池底铺塑料布防渗,池内放些树叶或杂草,然后放满水,用 70 厘米高的石棉瓦将池子四周围好,以防林蛙逃跑。 在越冬池和网棚之间留有通道,林蛙即自行蹦到水池中越冬。 越冬期水位必须保持冰层下有 1 米深水层。 场、孵化池用 1 毫克/千克漂白粉喷雾消毒,每 10 天左右消毒1 次。 如果发现少数林蛙发病,可用土霉素,氟哌酸、磺胺脒等消炎灭菌药剂,每 1000 克黄粉虫拌药 1 克喂蛙,最好每半月喂拌药虫 3 天,有预防作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