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对狐季节性繁殖影响内容摘要:

2、双侧的颈上神经节,由神经节发出去甲肾上腺素能的节后纤维,沿着血管进入松果体内,分布到松果腺实质细胞周围,有的与实质细胞形成突触。 褪黑激素是吲哚类化合物,主要来自松果腺。 松果腺内的褪黑激素含量呈昼夜节律性变化,白天的合成和分泌受到抑制,黑夜则大量合成和分泌,形成褪黑激素的日周期性。 周期性的形成是因为光线与黑夜的交替过程,影响了与褪黑激素合成有关的两种酶的活性。 因此褪黑激素每日分泌持续时是反映了环境的光照时间长度,亦即松果腺褪黑激素分泌节律具有向其身体传递时间信号的潜能。 988)在 7 月初给银黑狐埋植 8 12黑激素,结果公狐睾丸提前发育,采精时间比对照组动物提前 1 个月,母狐也在 12 月中 3、旬表现出发情前期症状。 (1990)在 6 月初、8 月初和 10 月初给雄性银黑狐埋植 3次褪黑激素(每次 40结果银黑狐的睾丸体积在褪黑激素第 1 次处理后的30 天内开始显著增加,到 1 月达到最大,比未用褪黑激素处理的狐提前 1 个月。 褪黑激素处理的公狐睾酮水平从 6 月起逐渐增加,11 月达到峰值,并一直地续到翌年的 1 月,比未用褪黑激素处理的狐提前 3 个月。 褪黑激素对狐生殖系统的影响结果说明,给狐上下埋植褪黑激素诱发了狐短日照生理反应,即植入的褪黑激素起到了短日照作用。 因此和其它季节性繁殖动物一样(如水貂和绵羊),光周期对狐季节性繁殖的影响,可能通过影响松果腺褪黑激素节律实现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