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丹麦教育研究中心初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70 管理室 1 7 门厅 1 17 卫生间 3 18 走道 1 494 总面积 1435 四层 /居住层 总楼面面积 1660 地上总面积 7903 地下建筑面积: 地下 1层 数量 ㎡ 净面积 健身房 1 90 更衣室包括管理室 2 42 厨房 1 82 湿房间 /教室 2 245 湿房间 储藏 1 41 储藏室 1 128 衣帽间 1 30 大厅 1 190 学生休息室 1 51 厕所 4 13 服务 1 91 总面积 1003 地下一层总 面积 1423 地下 1层 /楼座外设备 用房 数量 ㎡ 净面积 自动喷淋 1 20 变电室 1 22 发电室 1 21 技术用房 1 102 大厅 1 25 总面积 190 楼座外 总面积 225 地下 2层 /技术用房 数量 ㎡ 净面积 入口设施 2 48 演讲厅 暖通 /湿房间 1 84 总机用房 1 38 IT用房 1 10 暖通 中庭 /教室 1 75 暖通 室外 机组 1 83 暖通 IT 1 57 热交换室 1 24 UPS室 1 24 暖通 厨房 1 45 储藏室 1 68 垃圾间 1 37 HAVC食堂 /办公 1 122 大厅 3 274 总面积 989 总楼面面积 1219 地下总面积 2867 总建筑面积 地上: 7903 地下: 2867 总计: 10770 房间数据单 参见附录 19 房间数据单包含对于每个房间的用电,电信,安保,消防,水设施,制热,通风循环和空调等需求。 8 室内空气环境要求 述 室内气候应该与下列 DUPS 中的室内气候指导准则的条款相协调: • B 级为演讲厅 ,餐 厅、 门 厅 /开放公共区域和开放性学习区域 • C 级 为 其他 占有区域 ,例如 办公室。 建筑物是一个无烟的建筑。 室内热气候 按照 DS/CEN/CR 1752:20xx 建筑设计标准里室内环境通风要求,室内热环境的 B级和 C 级应该根据人员活动等级,着装,风速, 湍流强度 等设计和 选择。 DS/CEN/CR 1752:20xx 应用下列设计依据: • B 级 : PPD ≤ 10% with 0,5 ≤ PMV ≤ 0,5 • C 级 : PPD ≤ 15% with 0,7 ≤ PMV ≤ 0,7 PPD: 预测感到不满的人 的 百分比 PMV:平均投票百分率。 表达人体对 冷却和加热 的不满意 在此基础上设计标准是 : 等级 B 温度 风速 冬季 22℃177。 ℃ 夏季 ℃177。 ℃ 等级 C 温度 风速 冬季 22℃177。 ℃ 夏季 ℃177。 ℃ BSim计算典型的房间 (教室、论文、普通区 )表明 ,上述 B 类和 C类 的 要 求可以 满足 初步设计的概念。 室内的大气气候 室内气候 分级 适用于 建筑内区域,参考 DS/CEN/CR 1752:20xx 建筑设计标准对室内环境通风部分。 对人员停留时间少的区域 (楼梯 ,卫生间 ,技术室、商店等 ),使用最小风速 BR20xx。 对居住建筑, 使用最小风速 BR20xx。 室内的大气气候 是假设建筑处于低污染状态,如 DS/CEN/CR 1752:20xx 规定。 在上述基础上,室内要 求风速按人员基础负荷 ( l/s/人) 加上 额外的室外空气 ( l/s/㎡ ) 计算 ,相当于B 级或 C 级对低污染建筑的设计要求。 • Class B: 7 l/s/person l/s/m2 • Class C: 4 l/s/person l/s/m2 对计算机房,选择风速 10 l/s/人 (A 级标准 ) 室内光环境 工作区 根据 丹麦建筑法规的要求 (BR20xx) 工作区 房间 应采用 日光 照明,以 使他们 感到 充足的阳光。 为了给工作 间 提供充足 的阳光 , BR20xx 提出两种方法 : • 一个窗口 采光面积占地面面积比例 至少 10% • 2% daylight at workspaces 根据第一条规定,建筑侧立面开窗面积推荐 25%,超过 10% 根据第二条规定, 日光计算表明 离幕墙 最近的和 第二近的 大多数房间内工作间自然采光要求 2 % 剩余的空间也 预计 有一个好的光学室内气候 ,原因是 幕墙 设计大玻璃窗和采光充裕的中庭,从两个方向给房间提供采光。 展览大厅 ,底层 门厅 和 第一层和第二层的 研究站 等非工作区域,可以接收到从东立面 、 天窗 和 透明隔墙的 采光。 居住建筑 根据 丹麦建筑法规的要求 (BR20xx) 居住建筑 应采用 日光 照明,以 使他们 感到 充足的阳光。 居住建筑的采光系数没有特殊要求。 但是对于 房间中的 餐厅, BR20xx 规范推荐建筑侧立面开窗面积大于地面面积的 10 %。 公寓 立面的开窗面积在 厨房、 卧室 和 餐厅部分满足此要求。 在立面上的大面积玻璃面和公寓内卫生间的天窗已满足公寓的良好采光要求。 建筑侧立面的玻璃幕墙和居住建筑内浴室的自然采光推荐符合采光充裕的居住建筑的要求。 建筑内声环境 概 述 最小值要求符合规范 BR20xx 和 DUPA 空气声隔 声 标准 隔声 指标 对于墙体的隔 声指标目录的图示见图 BP12, BP13, BP14, BP15 and BP16 撞击声隔声标准 噪音最大限值 交通噪音要求 :公路和铁路的最大噪音限值 为了确定建筑侧立面和窗口的降噪值,首先要确定公路和铁路对建筑侧立面的影响。 因此,参考GUCAS: •年度每日 交通量 • 重型车辆 通过 比例 • 拥挤的交通速度限制 • 行车速度限制 房间声学要求 简单房间的声学条件用两个 混响 时间 参数 表述 : RT、 等效吸声区域 , A。 混响时间 表示房间 如何混响。 等效吸声区域 表示房间内的 吸声材料数量。 在较小的声音均匀分布的房间,在以上两个参数之间存在数学关系。 作为下列表格 的 补充 , 要求的 混响时间 、 RT 和 等效吸声区域 列于表 BP12, BP13, BP14, BP15 and BP16. 美国 BR20xx 列出 最大 混响时间 值, 应用于每 1/1 8 倍频程带 125 4000 赫兹。 在 125 Hz,容忍误差 20 %。 在走廊和楼梯 ,数值 仅适用于 500 20xx 赫兹的频率范围。 所需的最大 混响时间 RT,和 最小等效吸 声 区域 , A: 1) 设计参数参照规范 BR20xx 2) 丹麦的工作环境机关也建议 A≥ 179。 floorage。 设计参数参照规范 BR20xx 通过充分利用 建筑厚板 的 热活性 、 TABS,可以设计有效的 吸声吊顶。 在吸声器被垂直吊挂的地方,利用挡板可以有利于 房间内的声音不再循环和进入 TABS。 为了 实现一个可接受的声学环境 , 吸声材料的延续性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 吸声 天花板 的 补充 ,在室内墙面上布置 吸声板 以保证房间内的声学指标。 特别是在演讲厅 , 声学需要注意详细设计阶段。 消声装置的类型、位置 和用量取决于 AV 设备的范围和类型。 隔音技术装备的要求 技术装备 的声压级 最大 限值 9 可持续设计 概述 可持续设计应基于以下几点原则:  能源和室内环境  材料和产品  外界环境 在初步设计阶段的每个条款的状态在接下来的 中描述。 在 部分的基础上,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最终需要达成的目标在 部分有详细的解释。 能源和室内环境 在中国新建建筑的能耗普遍要比丹麦的新建建筑高。 本项目应:  满足 DUPA中对能源和室内环境的要求(见附件 56)  至少满足达到 20xx 年低能建筑要 求。 这些要求是根据丹麦低能耗建筑标准对 40KWh/m2 的规定。 尽管由于更加苛刻的气候条件,建筑的实际能耗要高于这个标准,但本项目的能耗要明显低于中国的其它建筑。 为了完成低能耗的目标,运用了以下的概念:  高隔热外围结构和屋顶(约 300mm的隔热层)  围护结构能效设计  高隔热外窗( 3 层)  窗户的能效设计  热桥最小化  室外湿空气低渗透率  气密性建筑  建筑热活性板( TABS)  遮阳系统  低能耗照明 作为能源概念的一部分, 分区 供热将用于 以下部分 (见 )  生活热水  热活性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