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荆子果酒的加工制作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山荆子果酒的加工制作(一)概述 山荆子俗称山定子,属蔷薇科、苹果属乔木,野生于山谷、阳坡或林间隙地。 据分析,山荆子果肉中含糖量在 10左右,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且果香味浓,风味独特,是酿造或配制果酒的良好原料。 (二)工艺流程 1山荆子果汁的提取 原料选择清洗破碎压榨 2山荆子果酒的酿造 山荆子果汁硫处理前发酵(加糖调配)倒桶后发酵陈酿过滤山荆子原酒调配过滤灌装检验成品 (三)操作要点 原料选择:以选择充分成熟、糖酸达到该果实最高含量的山荆子果为佳,这样既有利于果汁的提取,又使种籽饱满、出苗率高。 剔除腐烂病虫果,用清水冲洗干净。 破碎榨汁:用破碎机将果实破碎,注 2、意破碎不宜过细,以免种籽破裂加重苦涩味而影响酒质。 碎块直径以 米左右为宜。 破碎后将碎果酱装入洗净的帆布袋中,扎紧袋口,放入压榨机中徐徐加压,使汁液缓慢流出。 皮渣处理:压榨后的皮渣用清水浸洗,种籽自然沉入水底,将种籽与皮渣分离,种籽用于苹果砧木苗的繁殖,皮渣可用作饲料。 或加入适量的稀糖液后发酵、蒸馏,制成酒精或果实白酒,供调酒度时使用。 前发酵:压榨出的山荆子汁,迅速加入80100 毫克千克的 行抗氧防腐,并转入发酵池,同进加入 5的酵母液充分搅拌,进行发酵,温度控制在 1620。 当发酵液中的糖度降至 5左右时,可进行第 1 次加糖,待发酵液中的糖度第 2 次和第 3 次降至 5时,进行第 2 3、 次、第 3 次加糖,总加糖量应依据要求的酒度而定,一般为1012,待糖分不超过 1时,即换池进行后发酵。 上述采用低温发酵,时间较长,需 1520 天。 其特点是果香突出,酒质细腻。 后发酵:前发酵结束后,用泵将新酒抽出,去除沉淀物后转入经刷洗和杀菌处理后的另一发酵池中进行后发酵。 后发酵期间品温控制在 1520,发酵时间 2530 天。 陈酿:将新酒泵入洗净杀菌的木桶或其他贮酒容器内,装满并用栓塞紧,避免氧化。 新酒在陈酿期间需进行换桶,使清酒与酒脚及时分离,防止酒脚给原酒带来异味。 一般分 3 次换桶,第 1 次换桶在当年 12 月份,第 2 次和第 3 次分别在翌年 45 月份和 1011 月 4、份。 陈酿期间温度不宜超过 20。 据试验,山荆子酒在陈酿期间能够自然澄清,当澄清度不够时,可以加入适量明胶和单宁加速酒的澄清。 酒脚及其他沉淀物等,可进行蒸馏,制取白酒或酒精。 调配、灌装、检验:原酒陈酿 1 年以上,可根据其风味、成分等,对其中的糖度、酒度等进行适当调整,然后进行精滤,灌装、封盖,灯光检验合格即为成品。 (四)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外观:金黄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香气:具有山荆子特殊果香和酒香; 滋味:甜酸适口,醇和丰满,酒体完整。 2理化指标 酒度:1416(20,VV); 糖分(以葡萄糖计):1215克100 毫升; 总酸(以柠檬酸计):100 毫升; 挥发酸(以醋酸计):100 毫升以下。 3卫生指标 符合国家 酵酒卫生标准。 专利查询。山荆子果酒的加工制作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抓住属于自己的美丽——“我的形象设计”交流活动1
80年代 理发 经营技术 整洁 理发师 90年代 美发 经营服务 美丽 发型师 21世纪 形象 经营文化 希望 设计师 发型设计步骤 外轮廊底部设计(根据体形); 内轮廊上部设计(根据面型); 纹理设计(根据五官); 肤色诊断; 发色设计(根据肤色)。 一、轮廊分析法 1—— 面型 面型的轮廊分为直线型、曲线型和中间型。 直线型的面是指面的骨骼和五官的形状大体呈现直线感,给人一种硬朗、中性的感受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把栏杆拍遍2
性质的文章 作者读懂了这位爱国词人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 而如今自己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 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爱国热血,又能向何处使呢。 唯有痛拍栏杆,把栏杆拍遍,才能发泄出郁积已久的悲愤之心。 今天读其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