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的淀粉加工用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甘薯的淀粉加工用苏薯 3 号:原系号 83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1983 年从徐薯 18 号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 1990 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特征特性:顶叶、叶均为绿色,叶形心脏形带齿,叶片大(米 米),叶脉浓紫,叶柄绿,柄基波紫,柄长 30 厘米,茎色绿带紫,茎端茸毛多,中蔓型,最长蔓长 172 厘米,茎粗 9 毫米,节间长 4 厘米,基部分枝 8 个。 薯皮红色,薯肉白色,薯皮光滑,薯块纺锤形。 薯块萌芽性好,出苗早,苗量多,栽插返苗快,茎叶生长势旺盛。 株型疏散,中期生长快持续期长,后期下部叶片易黄衰。 结薯迟,中后期膨大快,结薯整齐集中,上薯率较高 2、,单株结薯 5个。 春夏薯型,耐肥,耐渍,不耐旱,高抗根腐病,感茎线虫病,耐贮性中等。 薯块烘干率 比徐薯 18 高 薯干淀粉含量 鲜薯可溶性糖含量 粗蛋白质 粗纤维 熟食味中上等。 分布地区及利用 价值:适于长江流域肥水较好条件的地区种植,目前已在江苏、安徽省北部及河南省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一般亩产 1795 千克克,平均较徐薯 18 增产 10%,是工业原料用和饲料兼用型品种。 栽培要点;稀排种,培育壮苗,排种密度 15 千克平方米,每亩密度 3000 株,注意增施肥料,后期如较干旱应适当灌溉。 豫薯 3 号:原系号 25河南省漯河农业科学研究所 1980 年从徐州 941989 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 3、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特征特性:顶叶及叶绿色,叶心脏形,叶片大,叶脉微紫色;叶柄绿色,长 17厘米,茎绿色,粗 7 毫米;短蔓型,最长蔓长 110 间长 6厘米,基部分枝 6 个,薯块长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白色;薯块萌芽性优,幼苗和茎叶生长势强,结薯早而较集中;耐湿性强,耐早性中等,高抗茎线虫病,抗根腐病,较抗黑斑病,耐贮藏。 薯块烘干率 27%薯干淀粉含量 粗纤维 还原糖 熟食味中等。 分布地区及利用价值:已在河南省漯河、许昌、平顶山及河北省唐山等地区推广。 产量较徐薯 18 产15%以上。 栽培特点:春夏种植皆宜,更适于丘陵、山地春薯区和茎线虫病区种植。 每亩密度春薯 2500 株一 3000 株, 4、夏薯 3000 株,并要注意浅栽。 豫薯 9 号:原系号平 2由河南省平顶山市农科所与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豫薯 7 号为母本,绵粉 1 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 1995 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 2300 千克左右,比徐薯 18 增产 20%以上,烘干率 25%以上,稍低于徐薯 18。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片浅复缺刻形,中长蔓,茎色绿;薯块纺锤形,薯皮紫红,薯肉白色。 高抗根腐病和茎线虫病,中抗黑斑病,耐早耐瘠薄。 栽培要点:春、夏薯均可种植,以春薯为好。 适宜不同地力水平,特别是丘陵早薄地种植。 起埂栽植,配方施肥。 密度以每亩 3500 株为宜。 苏薯 5、7 号(徐 541):系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以济薯 10 号为母本,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于 1996 年育成的。 1992 年 33 点次试验结果平均亩产 2 克,比对照徐薯 18 增产 薯干增产 亩产鲜薯2300 千克克。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心脏形,叶脉紫色,茎色绿带紫;蔓中长,分枝 5 个,生长势强;薯皮红色,光滑,薯肉白色,薯块纺锤形,干率 结薯整齐,单株结薯数 4 块,上薯率高,薯块膨大快,后劲大;萌芽性好,出苗快、多,薯苗健壮,采苗量大。 高抗根腐病、茎线虫病,感黑斑病,耐早性强。 栽培要点:培育适龄壮苗,排种量控制在 18 千克平方米左右,及时将足龄苗栽入采苗圃; 6、合理施肥,基肥氮、磷肥配合,控制追肥,防止旺长;适于山区及早地种植,平原洼地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以排涝除渍;适宜根腐病和茎线虫病地区种植。 鲁薯 3 号:原系号 79555 与 79709,又名烟薯 13 号,系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78 年从徐薯 18x 美国红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 1989 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地上部茎叶均为绿色,叶尖心脏形,叶片较大,叶柄长21 厘米,茎端茸毛多,茎粗 7 毫米;中蔓型,最长蔓长 213 厘米,基部分枝 10个;薯皮紫红色,薯肉白色,薯块纺锤形;薯块萌芽性较优,出苗数量较多,苗粗壮,栽后返苗快,分枝封垄早,田间 7、长势强,蔓叶增重快,tr 值较大,薯块后期膨大快;能抗多种病害,即抗茎线虫病、根腐病、黑斑病,根结线虫病,抗旱耐瘠性强,适应山地生长,但耐涝性差;耐贮藏;薯干淀粉含量 可溶性糖 粗蛋白质 粗纤维 茎、叶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分布地区及利用价值:本品种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烟台、河南省洛阳市和河北省卢龙等地,适合在各种病害同时为害的地块种植,增产显著。 另外,本品种茎叶产量高,较徐薯 18 高 茎叶蛋白质含量较高,茎叶增重快,具有饲用价值。 栽培特点:适合山丘有一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发生的田地栽种,育苗宜采用高温催芽法,以利早萌芽,多出苗。 鲁薯 7 号: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以南丰为母本,918 为父本,经有性杂 8、交选育而成的。 该品种多抗性突出,抗根腐病、黑斑病和茎线虫病。 全国北方 2 年区试结果,鲜薯亩产 克,比徐薯 18 减产 薯干亩产 克,薯 18 增产 淀粉亩产 克,比徐薯 18 增产 该品种叶片均为绿色,茎色绿带紫,叶心脏形;薯块纺锤形,薯皮色紫红,薯肉淡黄色,烘干率 淀粉率 旱性、萌芽性好,适宜多病干旱地区种植。 豫薯 6 号:系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郑红 2 为母本,禺北白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 1991 年 5 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 年 11 月通过国家审定;1994 年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该品种使用及淀粉加工用均可。 其突出特点表现在:高产、稳 9、产,适应性广。 夏薯平均亩产 2500 千克,比徐薯 18 增产 15%以上。 早熟。 栽后 100 天亩产鲜薯达 2000 千克,比徐薯 18 增产 18%,可早收 15 天。 多抗。 抗黑斑病、茎线虫病,较抗根腐病,且抗旱、耐肥。 品质好,含多种微量元素及胡萝卜素,是良好的营养保健食品;烘干率 茎叶含蛋白质高,是较好的青饲料。 薯蔓短,株型紧凑,适于与玉米、小麦、烟叶等作物间作套种。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脉紫色,叶片心脏形,茎长 1 ,茎色绿;薯块纺锤形,薯皮紫红,薯肉淡黄;熟食味中上等。 栽培要点:育苗时排薯宜稀,20 千克平方米左右。 生育期 100 天以上。 密度为:春薯每亩 3500 株,夏薯 400 10、0 株。 春、夏薯均可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种植。 不宜在重根腐病地区种植。 豫薯 7 号:系河南省泌阳县农科所与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共同以南丰为母本,以徐薯 18 选 78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 1991 年 5 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该品种的突出优点是:淀粉率高,淀粉增产明显,萌芽快,耐贮性好。 产量表现:夏薯试验每亩鲜产 克,薯干 570 千克,淀粉 389 千克,分别比徐薯 18 增产 春薯产量可达 3000千克。 特征特性:顶叶紫色,叶心脏形,蔓长中等(平均 ),薯皮紫红色,薯肉白色;淀粉率高、质量好,薯块纺锤形且整齐,大薯率高;较耐肥水,耐瘠薄,抗旱,适应性较广,中抗黑斑 11、病及茎线虫病,不抗根腐病。 烘干率 30%淀粉率 20%栽培要点:适宜春夏薯无根腐病区种植。 起埂栽插。 每亩种植 3000 株。 适合无根腐病地区各种肥力条件的地块种植。 豫薯 8 号:是由洛阳市农科所以蓬尾为母本,以小白藤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 1993 年 4 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突出优点是:淀粉产量和薯干增产明显,高抗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耐旱耐瘠,而且食味好。 产量表现:夏薯试验每亩鲜产 1804 千克,薯干 克,淀粉 克,分别比徐薯 18 增产 春薯产量更高。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浅复缺刻形,中长蔓(平均 2 米),薯皮紫红,薯肉白色,薯块呈纺锤形,耐贮藏;烘干率平均 淀粉 12、率平均 薯干品质较好。 栽培要点:适宜中低产区种植。 栽植密度每亩 3000。 选择无茎线虫病区种植。 豫薯 12 号:原系号宛 89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以徐 78母本,以群力 2 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 1997 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特征特性:顶叶色绿,叶脉色紫,茎色绿带紫,叶形浅复缺刻,叶面有凸起,中长蔓;单株结薯 2 个,薯块纺锤形,紫皮白肉,结薯集中整齐;大中薯率高,烘干率 淀粉含量高,相当于徐薯 18,富含可溶性糖(和蛋白质(,食味好;耐早、耐涝、耐瘠,抗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不抗黑斑病。 产量表现:该品种于 1993 年连续 3 年参加省区试,1996 年参加省生产 13、试验,鲜产、干产均居第一位。 夏薯一般亩产 2400 千克,较对照种 77产 20%左右;薯干一般亩产 700 千克,较对照种增产 20%左右。 栽培要点:起垄种植,单双行均宜。 栽插密度:春薯每亩不低于 3000 株,夏薯每亩不低于 3500 株。 应注重有机肥的施用。 适于河南省各地春夏薯区种植。 绵粉 1 号:原系号 82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82 年从 796 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 特征特性:顶叶紫色,叶浓绿色,叶形心脏带齿,叶片大、叶脉紫色,叶柄绿色,柄长 15 厘米,茎色绿带紫,茎粗 米,最长蔓长 150 厘米,茎端茸毛少,节间长 6 厘米,基部分枝 8 个;薯皮黄色,薯肉黄白色,薯 14、块下膨纺锤形;薯块萌芽性好,幼苗生长势中等,分枝多,株型疏散;长势中等,结薯早而集中,结薯位置浅,上薯率高;诱导开花性好;耐旱性较强,耐湿、耐瘠性差,较抗黑斑病,耐贮藏性中等;薯块烘干率 可溶性糖 粗蛋白质 粗纤维 熟食味差,味甜。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可在四川省绵阳、河南省社旗县等地作淀粉品种开发利用。 鲜薯亩产较徐薯 18减产 10%以上,淀粉亩产比徐薯 18 增产 20%。 栽培要点:耐瘠性较差,适宜无根腐病区、肥力较好的丘陵区和排水较好的平原区作春夏薯栽种。 每亩密度 3500 株。 施足底肥,薯块膨大期增施追肥。 遗字 306: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1983 年从南丰 x 徐薯 18 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 特征特性:叶绿色,叶片心脏形,叶脉紫色,叶柄绿色,柄长 18 厘米;茎色绿带紫,茎粗 6 毫米,茎端茸毛多,节间长 6 厘米,最长蔓长 346 厘米,基部分枝 10 个;薯皮紫红色,肉淡黄色,薯块长纺锤形,无条沟;薯块萌芽性好,栽后返苗快,生长势强,后期不早衰,但在肥水充足条件下易徒长;耐旱性极强,抗黑斑病,耐贮藏;薯块烘于率 淀粉含量 26.。甘薯的淀粉加工用
相关推荐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甘薯脆片的生产工艺技术甘薯是福建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 公顷,通常只作为粗粮和饲料消费,本身价值极低,但具有极大的加工增值潜力。 “岩薯 5 号”是一个高产、优质、适宜加工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红皮、红心、色泽鲜艳,富含胡萝卜素、 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 每 100 克鲜甘薯中含可溶性糖 、胡萝卜素 甘薯干基计算,含粗蛋白 粗脂肪 钾 食味软甜
ten apples, all. • One ____, two ____s, three ____s, four, • Five ____s, six ____s, seven ____s, more, • Eight ____s, nine ____s, ten _____s, all. A:What do you like? B:I like . A:How many ? B: . A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ten How many cows? Let’s count. One,two,three… There are _________ cows. How many cats? One,two,three… ... ten Oh,look. What are they? They are chicks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甘薯的食用与贮存方法甘薯,又叫地瓜、红薯、白薯、番薯等,其茎藤是良好的饲料。 甘薯肉色有白、黄、杏黄、桔红等,是区别品种的主要特征之一。 白色肉质含淀粉多,宜于制粉;黄色肉质含糖多,宜于食用。 一、甘薯的食用甘薯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用甘薯煮粥、蒸、烤、烧,制淀粉、粉条,还可以加面粉做馒头、花卷、糕点、糖果等。 有的人吃了甘薯容易腹胀、打嗝、吐酸水
24, AC= 26, M是 AC的中点 , 求: 1) B、 M两点的距离; 2) 点 B到 AC的距离 . D 求直角三角形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