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双垄全膜覆盖集雨内容摘要:

技术核心是通过大小双垄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降雨,特别是春季 5 毫米左右的微小降雨,汇集雨水进入播种沟,保证玉米正常出苗,降水利用率达到90%;并有效地减轻了土壤表面的风蚀和降雨冲刷。 一般在播前 1015 天整地施足基肥,用步犁起步,小垄宽 4050 厘米,垄高 15 厘米;大垄宽 7080 厘米,垄高 10 厘米。 用铁齿耙好垄面,无土坷垃,形成人小垄和播种沟,用 120厘米超薄膜全地面覆盖,然后在垄沟内按种植密度要求的株距先打孔,以便接纳降雨,于 4 月中旬播种,株距 3340 厘米,亩保苗 3300 株左右。 旱地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针对半干旱区存在的传统地膜覆盖模式纳墒与保摘的矛盾而提出的。 主要1、整地、施肥,选择旱川地、梯田地或在 15 度之下的缓坡地:施肥以农家肥为主,结合秋季耕耱 1 次性施入农家肥。 2、起垄采用齿距为小行 40 厘米,大行 80 厘米的划行器划行,用步犁沿小行划线向中间翻耕起小弓形垄,起垄后覆膜。 3、在播种孔点播,深 35 厘米。 每穴粒种子,及时放苗、定苗、抓好田间管理,及时追肥。 试验结果表明,提高了作物有效耗水比(蒸腾/蒸发);其株高、穗长、穗粒重、千粒重等产量性状均明显好于垄作条膜覆盖栽培的玉米,增产效果显著。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