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抛栽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1、、精整大田抢晴天及早耕翻晒垡,熟化土壤,提高通透性,改善理化性能,以便提高其供肥、供水、供气能力,使水稻抛栽后早活棵、早分蘖。 抛栽前要精整大田,一般进行一耕、一耖、一平。 对旱育抛秧田,则要求旋灭茬、上水旋耕、耖耙整平、消除残茬,达到田面平整、泥浆糊烂、表层残茬少的标准,防止整田不平,造成漂秧、晒苗等现象。 二、施足基肥旱育秧具有爆发力强,茎蘖苗增长快的优势,为了遵循“前期控制茎蘖量,中期主攻颖花量,后期提高叶源量”的原则,结合水稻吸肥、土壤供肥等特点,必须增加肥料的投入总量,调整肥料使用种类,科学配置肥料运筹比例,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获得较高产量。 对亩产 600 公斤的田块,大田亩总用肥量为: 2、纯氮 1520 公斤、五氧化二磷 46 公斤、氧化钾 68 公斤。 因此,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基肥每亩施复合肥 40 公斤、碳铵 30 公斤,从而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适时抛秧今年的水稻抛秧,特别是丘陵地区,要注重强调四点:一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将壮秧、减苗、调肥、控水融为一体,提高该技术的配套率;二是提高抛秧质量,重点是抛秧均匀度,单株分散度和秧苗直立度,做到抛秧一块,带动一方,巩固一片,确保技术的成功率;三是提倡短秧龄抛秧,以 25 天秧龄,5 张叶为宜;四是抢在梅雨期来临之前抛秧。 在抛秧方法上,按照“先抛播量偏大的旱秧,后抛播量适中的旱秧;先抛播期早的旱秧,后抛播期迟的旱秧;先抛中杂 3、稻,后抛粳糯稻”的原则进行。 四、提高质量(1)抛秧田块:要提高抛秧成活率,实施群体质量栽培,必须要控制前期茎蘖量,降低基本苗,一般杂交稻每亩抛 穴,4 万5 万基本苗;粳稻每亩抛 穴,6 万7 万基本亩。 抛秧时,一是要放干田内水,便于秧苗扎根立苗;二是避开雨天抛秧,防止秧苗互相粘结,造成抛秧不匀现象,从而提高抛秧质量;三是抛后及时匀苗,防止出现堆子苗和大块空白;四是抛后遇高温烈日,要沟灌润苗,防止高温灼伤秧苗;五是扒好操作行,留好平水缺。 (2)扩行稀植田块:一定要扩大行距,稳定株距,清水浅插。 株行距及基本苗配置为:杂交稻(米米,每亩栽 穴左右、5万6 万基本苗;粳糯稻 米(米),每亩栽 穴、6 万8 万基本苗。 五、及时化除旱育抛秧于 80%秧苗直立后覆水,水深以盖泥为度,抛秧或稀植后 57 天,结合化除适量施用分蘖肥,每亩施碳铵 1015 公斤。 分蘖期采取浅湿灌溉,干湿交替,促使分蘖发生。 专利查询。水稻抛栽技术要点
相关推荐
1、 月 27 日来电话说,今年他种了 60 亩直播稻,品种是淮稻 5 号,6 月 13 日播种,部分田块的水稻因苗期受淹后重新分蘖生长,生育进程推迟,到 9 月 68 日才抽穗。 他问,对这部分水稻,能不能喷施乙烯利促进早成熟,以便及时腾茬和收获。 水稻成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熹认为,水稻化学催熟,大体上可从三条途径着手:第一,加速生殖器官的发育。
溶酶体 —— “ 消化车间” 1)形态结构:圆球形, 单层膜 电镜下观察的溶酶体 2)分布: 动、植物细胞 3)功能: 含有 多种水解酶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溶酶体一旦受损破裂,会使细胞自溶。 液泡 2)分布: 1)结构: 3)功能: 主要存在于 植物细胞 中。 单层膜 (液泡膜),内有 细胞液 (细胞液中有糖类、无机盐、 色素 、蛋白质等)
间 期 分裂前期 分裂中期 分 裂 后 期 分 裂 末 期 染色体 (分裂期) 解开螺旋、恢复细长丝状 染色质 (细胞分裂间期 ) 高度螺旋、变短变粗 同一种物质 在细胞 不同时期 的两种存在状态。 你认为,细胞中哪一种结构最能体现 细胞核的功能;为什么。 细胞核功能全面阐述: 是 遗传信息库 ,是 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是染色质,它上面有携带遗传信息的 DNA。 细胞核“知识网络”
内质网以类似于“出芽”的形式形成具有膜的小泡,小泡离开内质网,移动到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融合,成为高尔基体的一部分。 高尔基体又以“出芽”方式形成小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最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 1: 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在物质的运输与交换及信息传递中起决定性作用。 № 2: 增大膜的面积,供酶、核糖体等附着在上面。
动植物细胞 动物和低等 植物细胞 光合作用的场所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有机物合成的车间加工和运输的通道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参与细胞分泌 参与细胞有丝分裂 水和养料的仓库维持细胞形态 水解酶的仓库 基粒、基质、 酶色素、 DNA 嵴、基质、酶、 DNA 色素、糖类无机盐等 比较: P46的图 37 动植物细胞的 亚显微 结构模式图有哪些异同。 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显微结构
以采用 离心 的方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 , 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考点三: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渗透作用 (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原理: 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选材: 原因: 因为材料中 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 : 差速离心法 细节: 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 稀释液 材料 ① 1859年,欧文顿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