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间作平菇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高阳乡在夏玉米行间间作平菇,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 平菇从种到收仅 50 天左右,时间短,见效快。 玉米间作平菇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玉米地块。 要选择近水源,土地疏松,地力肥沃的。 品种。 要选择株型紧凑,适于密植遮荫的品种如掖单 2 号等。 种植规格。 为了使平菇出菇期间与夏玉米相适应,同时又能使秋季适时种麦,玉米应在 5 月下旬麦田套种,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大行距 60 厘米,小行距40 厘米,株距 28 厘米,平均行距 53 厘米,密度每亩约 4500 株。 田间管理。 套种时亩施土杂肥 75 公斤,磷肥 75 公斤,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治虫,麦收后及时灭茬,深耕 2、,小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 40 公斤。 以后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2、平菇菌种。 要选择耐高温或广温型品种,如 831、华 191、。 培养料的配制。 选择新鲜、干燥的棉籽壳,加 5%熟石灰,过磷酸钙,尿素,多菌灵(40%含量),130%150%的水,充分拌均匀。 播种。 平菇播种时期以玉米拔节至小喇叭口期为宜。 即 7 月中、下旬。 播种前 12 天在玉米大行间挖 40 厘米宽、20 厘米深的菇畦,种一行留一行走道,每 1 平方米用 20 公斤棉籽壳。 用分层接种和加在表层用种的方式播种,用种量为干棉籽壳的 10%15%。 播种前先在畦内浇透水,待水渗完后在菇畦内均匀撒入少量熟石灰消毒,将配制好的培养料和菌种块(直 3、径 1 厘米左右)分层播入畦内:即第 1、3、5 层为菌种,分别占用种量的 20%、35%和 45%,第 2、4 层为培养料。 播种时培养料要压实,菌种块要撒均匀,最后盖上一层地膜,并用 10厘米厚的湿土将地膜全部盖住,以保待水分。 田间管理与采收。 平菇播种后 10 天左右,注意观察菌丝生长情况。 隔 20 天左右待菌丝长满后(培养料变白),把表土、地膜扒掉,经过 23 天当小菇蕾长至直径 米时,可早、晚各喷一次水,严重干旱时可适当增加喷水次数,从小菇蕾出现到第一次采收约需 45 天,第一茬占总产量的 40%以上。 采完第一茬后及时清理畦面,铲除死菇,加强田间管理,并经常观察培养料有无污染现象,若发现 4、杂菌污染要及时用无菌小刀将污染块全部割除,并用 10%的石灰水消毒。 再隔 34 天又会出现菇蕾,重复以上管理措施,到玉米收割时平菇可采收 34 茬,这期间若遇上雨天可加盖农膜。 3、效益间作玉米行间的平菇平均亩产 2000 余公斤。 又由于平菇培养料在转化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增加了玉米的光合作用,使玉米生长壮实不早衰,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重,因此,间作区玉米亩产 612 公斤,非间作区玉米亩产 578公斤,亩增产 34 公斤(上)。 采完平菇后的废菌糠连同大量菌丝体在秋种前一起翻入土壤中,使土壤疏松,从而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各种养分的含量。 第二年取土化验结果,土壤容重减少 ,含水量增加 有机质提高 全氮提高 速效氮提高 效钾提高 162良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各种养分的含量。 专利查询。玉米间作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1、简化施肥新技术 玉米施肥技术是玉米栽培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年来,玉米施肥技术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推广了轻施攻秆肥、重施攻穗肥的前轻后重的分期施肥方法,在提高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是从推广玉米药剂灭草免中耕后,追肥后无法培土已成难题,追肥表施普遍存在,被称其为“下六月雪”。 致使肥料利用率降低,尽管施肥量逐年加大,玉米产量且徘徊不前
1、米间种白芸豆立体通透栽培技术是一项增产增收的高效栽培技术。 即应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半收敛型玉米品种和优质的白芸豆品种,采用玉米与白芸豆按适当比例间种的科学种植方式,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状况,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适当应用晚熟玉米品种,从而达到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单位面积效益的一项技术措施。 该项技术已被广大农民认可和广泛应用。 一
计)撰写规范 13西安犁凳僧籍糜集媚盏呆疚姬赚受询厚现觉炸宛事旦瑶妻硬竖啦狮绰巍晓及臆顽献榴霉涪蕉哈啤屋镁邻曰县煎侧秉复侯医戊炉周汪磋灵惯苏番蜒酗盆酚 7.组织本院(系)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毕业论文指导手册 412731西安财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教 , ,务 , ,处 ,, 编二 00六年十一月目 ,,录西安财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管理规定
登海 1 号、掖单 22 号由我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山东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公司总裁李登海培育的玉米新品种登海 1 号、掖单 22 号,最近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登海 1 号新品种是 1993 年育成的玉米单交种,掖单 22 号是同年利用半矮生多基因控制株高的中矮杆自交系组配成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自 1994 年以来,这两个新品种连续 4 年在全国各地进行试种,对比实验
量评定为合格,主体、装饰、屋面、暖卫、电气等分部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观感评定为好。 砌体、混凝土的强度、钢筋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结构安全可靠。 门窗、屋面、电气、暖卫工程的使用功能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 其它有关事宜 无 (英文版 ) Two regulations promulgated for implementation is in the party in power for a